痣
zhìㄓˋ-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部首疒
- 總筆畫12畫
- 部外筆畫7畫
- 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3411214544
- 筆順順序點(diǎn)/橫/撇/點(diǎn)/提/橫/豎/橫/點(diǎn)/斜鉤/點(diǎn)/點(diǎn)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5E3
- 五筆ufni
- 倉(cāng)頡kgp
- 鄭碼tbwz
- 四角00131
- 異體字 志 誌
“痣”字的意思
1.皮膚上生的斑痕或小疙瘩,多呈青色、紅色或黑褐色,不痛不癢。
2.(Zhì)姓。
“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痣
zhì ㄓˋ
◎ 人體皮膚所生的有色斑點(diǎn),沒有痛癢等感覺。
英語(yǔ) spots, moles; birthmark
德語(yǔ) Maulwurf (S),Muttermal, Geburtsmal (S, Med)
法語(yǔ) naevus,grain de beauté,tache de naissance
“痣”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痣 zhì
〈名〉
(1) 皮膚上一種先天性的色素沉著區(qū) [mole;nevus;naevus]
痣,黑子?!稄V韻》
初,貴嬪生而有赤痣在左臂,治之不滅?!读簳じ咦娑≠F嬪傳》
(2) 又如:痣疣(痣和疣。都是贅生在皮膚上的不痛不癢的小疙瘩。比喻多余而無(wú)用的東西)
“痣”字的辭典解釋
痣ㄓˋzhì 名
皮膚上所生的圓形斑點(diǎn),可能是色素沉淀或血管性、表皮性的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