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字的意思
敲打用的棒,大多一頭較大或呈球形:棒~。鼓~兒。
“槌”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槌
chuí ㄔㄨㄟˊ
敲打用具:~兒。棒~。鼓~子。古同“捶”,敲打。古代架蠶箔的木柱。英語 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
法語 maillet
“槌”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槌 chuí
〈名〉
(1) (形聲。從木,追聲。本義:槌子,敲擊工具) 同本義 [mallet]
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獫h· 王充《論衡》
(2)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鐵錘和鐵砧);槌輪(用竹木做成載人或運貨的車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詞性變化
◎ 槌 chuí
〈動〉
(1) 捶打;敲擊 [beat]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收得馥大兒,槌折兩腳?!度龂尽ぴB傳》注
(2)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擊殺牛);槌胸踏地(捶胸頓足);槌鼓(擊鼓);槌毀(抨擊詆毀);槌擊(敲擊);槌槍(古兵器名)
“槌”字的辭典解釋
槌ㄔㄨㄟˊchuí 名
敲打東西的器具。形似錘。如:「棒槌」、「鼓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p>動
敲打。《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雇ā复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