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
péngㄆㄥˊ- 拼音péng
- 注音ㄆㄥˊ
- 部首木
- 總筆畫12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左中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23435113511
- 筆順順序橫/豎/撇/點(diǎn)/撇/橫折鉤/橫/橫/撇/橫折鉤/橫/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68DA
- 五筆seeg
- 倉頡dbb
- 鄭碼fqq
- 四角47920
“棚”字的意思
1.遮蔽太陽或風(fēng)雨的設(shè)備,用竹木等搭架子,上面覆蓋草席等:天~。涼~。在園子里搭一個(gè)~。
2.簡陋的房屋:牲口~。工~。碾~。
3.天花板:頂~。糊~。
“棚”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棚
péng ㄆㄥˊ
◎ 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蓋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風(fēng)雨日光的東西或簡陋的小屋:天~。帳~。窩~?!?。
英語 tent, awning; booth; shed
德語 Baracke, Hütte, Schuppen (S, Arch),Sonnendach, Schutzdach (S, Arch)
法語 abri,hutte
“棚”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棚 péng
〈名〉
(1) (形聲。從木,朋聲。本義:用竹、木搭成的篷架或小屋)
(2) 同本義 [shed]
棚,棧也?!墩f文》。按,編木橫豎為之皆曰棧曰棚,今謂于上以蔽下者曰棚。段玉裁注:“《通俗文》曰:‘板閣曰棧,連閣曰棚?!鲅灾?。 許云:‘棚,棧也?!瘻喲灾病!?/p>
高棚跨路,廣幕陵云?!端鍟ち鴱獋鳌?/p>
(3) 又如:窩棚(簡陋的小屋);棚井(棚戶進(jìn)廬);棚攤(有棚子的貨攤);棚閣(用竹、木等搭建的篷架、陋屋);棚杠(舊時(shí)為喪家承辦搭棚,扛抬靈柩、冥器等事宜者)
(4) 樓閣。我國傳統(tǒng)樓房的一種,供遠(yuǎn)眺、游憩、藏書、供佛等用。也指類似棚閣的結(jié)構(gòu)與設(shè)施 [pavilion;kiosk]
連閣曰棚?!锻ㄋ孜摹?/p>
負(fù)米往來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九章算術(shù)·商功章》。劉薇。注:“棚,閣也。除邪道也?!?/p>
棚閣,《蒼頡篇》:樓閣也。謂重屋復(fù)道者也?!?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
(5) 又如:棚閣(作戰(zhàn)時(shí),在城上用木架設(shè)的瞭望臺(tái));棚簾(棚閣珠簾)
(6) 朋黨,幫派 [clique]
玄宗時(shí),士子殷盛,每歲進(jìn)士到省者常不減千余人,在館諸生更相造詣,互結(jié)朋黨,以相漁奪,號(hào)之為棚。推聲望者為棚頭?!斗馐下勔娪洝へ暸e》
(7) 清末陸軍編制,兵士十四人為一棚 [squad]
錢塘縣回了撫臺(tái),派了兩棚兵帶了洋槍出去剿狗。——《二刻拍案驚奇》
“棚”字的辭典解釋
樓閣?!端鍟ぞ砹ち鴱罚骸父吲锟缏?,廣幕陵云?!?/p>
用竹木和茅草搭蓋而成的蓬架,有遮陽擋雨的功能。如:「涼棚」、「草棚」。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餓烏窺食案,斗鼠落書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