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
kǎoㄎㄠˇ- 拼音kǎo
- 注音ㄎㄠˇ
- 部首木
- 總筆畫10畫
- 部外筆畫6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234121315
- 筆順順序橫/豎/撇/點(diǎn)/橫/豎/橫/撇/橫/豎折折鉤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6832
- 五筆sftn
- 倉頡djks
- 鄭碼fbaz
- 四角44927
“栲”字的意思
栲樹,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形,殼斗近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致密,供建筑等用,樹皮、殼斗含鞣酸,可以制染料和栲膠。
“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栲
kǎo ㄎㄠˇ
〔~栳〕一種用竹子或柳條編的盛東西的器具,形狀像斗,亦稱“笆斗”;夸張地形容人或某些動物的頭部。 常綠喬木,葉長圓狀披針形,果實(shí)球形,有短刺。木材堅(jiān)硬,可做船櫓、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栲膠,又可制染料。英語 mangrove
德語 Mangrovenbaum (S)
法語 sumac
“栲”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栲 kǎo
〈名〉
(1) 木名。即山樗。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shí)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jiān)硬細(xì)密,可做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染料與栲膠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对姟ぬ骑L(fēng)·山有樞》
(2) 指栲膠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栲”字的辭典解釋
栲ㄎㄠˇkǎo名
植物名。省沽油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夏季開黃白小花。木材可制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