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字的意思
一種用竹竿等挑起來垂直掛著的長條形旗子。
“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幡
fān ㄈㄢˉ
〔~然〕同“翻然”。用竹竿等挑起來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子。英語 pennant, banner, streamer, flag
法語 bannière
“幡”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幡 fān
〈名〉
(1) (形聲。從巾,番聲。本義:擦拭寫字板的布)
(2) 同本義 [rag]
(3) 如:幡布(抹布)
(4) 用竹竿等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子。泛指旗幟 [pennant;long,narrow flag]
青崔白鵠舫,四角龍子幡?!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幡幢(作為儀仗用的旗幟);幡信(題表官號以為符信的旗幟);幡旆(旗幟之類);幡旄(旌旗的羽毛飾);幡麾(指揮用的幡旗)
(6) 冠上的巾飾 [streamer]
卻非冠,制似長冠,下促。宮殿門吏仆射冠之。負赤幡,青翅燕尾,諸仆射幡皆如之。——《后漢書》
(7) 簿冊 [book]。如:幡薄(丹書符箓之類)
(8) 通“旛”。長幅下垂的旗 [pennant;long,narrow flag]
垂絳幡之素蜺兮,載云氣而上浮?!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
(9) 如:舉幡
詞性變化
◎ 幡 fān
〈動〉
(1) 通“翻”。變動;反覆;翻轉,翻騰 [change;seethe;churn]
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孟子·萬章上》
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荀子·大略》
幡比翄回集,貳雙飛常羊?!稘h書》
(2) 又如:幡幡(翻動的樣子);幡纚(飛揚的樣子)
“幡”字的辭典解釋
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云氣而上浮。」清·張惠言〈木蘭花慢·一春長〉詞:「正風避重簾,雨回深幕,云護輕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