帔
pèiㄆㄟˋ-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部首巾
- 總筆畫(huà)8畫(huà)
- 部外筆畫(huà)5畫(huà)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25253254
- 筆順順序豎/橫折鉤/豎/橫撇/橫鉤/撇/豎/橫撇/橫鉤/捺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5E14
- 五筆mhhc|mhby
- 倉(cāng)頡lbdhe
- 鄭碼lixi
- 四角44247
- 異體字被
“帔”字的意思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婦女用的帔繡著各種花紋:鳳冠霞~。
“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帔
pèi ㄆㄟˋ
◎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鳳冠霞~。
英語(yǔ) a skirt; long robe for women, having no sleeves and fasten down the front
德語(yǔ) Umhang (S),kurzer bestickter Schulterumhang für Frauen (V)
法語(yǔ) cape
“帔”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帔 pèi
〈名〉
(1) (形聲。從巾,皮聲。巾,裹頭或纏束、覆蓋用的織物。本義:裙)
(2) 同本義[skirt]
弘農(nóng)謂裙帔也?!墩f(shuō)文》
(3)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婦女用的帔繡著各種花紋,大領(lǐng)對(duì)襟 [short embroided cape worn over a woman's shoulder in ancient China]。如:帔子;帔巾;帔肩;帔服(指帔子和裙襖);鳳冠霞帔
(4) 一種類(lèi)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cassock]
其服黃帔,乃是古賢之衣?!缎Φ勒摗?/p>
“帔”字的辭典解釋
下裳,即裙子。漢·揚(yáng)雄《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p>
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無(wú)袖衣飾,即今之披肩。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固啤ぐ拙右住茨奚延鹨赂琛担骸负缟严监綋u冠,鈿瓔累累珮珊珊?!埂都t樓夢(mèng)·第五回》:「詩(shī)后又畫(huà)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