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字的意思
吹奏樂器。多用陶土燒制而成,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為上小下大的雞蛋形,有一至十幾個音孔。
“塤”字的基本解釋
● 塤
(塤;壎)
xūn ㄒㄩㄣˉ
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
英語 instrument
“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塤
塤、壎 xūn
〈名〉
(形聲。從土,熏聲。本義: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為吹口。又叫“陶塤”) 同本義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壎,樂器也。以土為之,六孔?!墩f文》。字亦作塤。
塤簫管?!吨芏Y·小師》。注:“大如雁卵?!?/p>
調(diào)竽笙壎箎?!抖Y記·月令》
伯氏吹壎,仲氏吹箎?!对姟ば⊙拧ず稳怂埂?/p>
如壎如箎。——《詩·大雅·板》。注:“其聲平下,與箎相諧?!?/p>
禮樂壎坎音也?!栋谆⑼ā?/p>
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缎露ㄈY圖·投壺圖·塤》
又如:塤箎(塤為土制樂器,篪為竹制樂器,塤篪合奏聲音和諧。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