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kèㄎㄜˋ-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部首刂
- 總筆畫8畫
- 部外筆畫6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533422
- 筆順順序點(diǎn)/橫/撇折/撇/撇/點(diǎn)/豎/豎鉤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523B
- 五筆yntj
- 倉(cāng)頡yoln
- 鄭碼szok
- 四角02800
“刻”字的意思
1.雕刻:~圖章。
2.計(jì)算時(shí)間的單位。用鐘表計(jì)時(shí),十五分鐘為一刻。古代用漏壺記時(shí),一晝夜共一百刻。
3.時(shí)間:即~。立~。
4.形容程度深:深~?!唷?/p>
5.刻?。杭狻?痢?/p>
6.同“克”。
“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刻
kè ㄎㄜˋ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帧!濉!矍髣Α9糯寐赜洉r(shí),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jì)時(shí),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diǎn)一~。時(shí)間:此~。即~。頃~(極短時(shí)間)。時(shí)~?!蝗菥彙P稳莩潭葮O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不厚道:~毒?! <狻?。苛~。同“克”。英語(yǔ) carve, engrave; quarter hour
德語(yǔ) Viertelstunde (S),Augenblick (S),schneiden, schnitzen (V)
法語(yǔ) graver,sculpter,insulter,se faire violence,quart d'heure
“刻”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刻 kè
〈動(dòng)〉
(1) (形聲。從刀,亥聲。本義:雕刻,在木頭上雕刻)
(2) 同本義 [engrave]
刻,鏤也?!墩f文》
金謂之鏤,木謂之刻?!稜栄拧め屍鳌?/p>
器不刻鏤。——《禮記·哀公問》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禮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3) 又
刻桓宮桷。
(4) 泛指在各種材料上的雕刻
用膠泥刻字,旋刻之。——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
是日觀道中石刻,其遠(yuǎn)方刻盡漫失。——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鳌?魏學(xué)洢《核舟記》
(5) 又如:刻圖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質(zhì)器物上雕刻);刻飾(雕刻裝飾);刻銘(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刻劃(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紋)
(6) 繪畫;修飾 [draw;adorn]
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 西子也?——《世說新語(yǔ)·輕詆》
(7) 又如:刻句(推敲鍛煉詞句);刻桷(有繪飾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飾琢磨章句);刻勵(lì)(琢磨推敲)
(8) 劃,割 [cut]。如:刻蠟板;刻截(割斷);刻漆(割漆)
(9) 嚴(yán)格要求 [rigorously demand]。如:刻己(嚴(yán)格要求自己);刻求(嚴(yán)格要求);刻責(zé)(嚴(yán)格要求);刻繩(限制要求)
(10) 限定 [restrict]
指日刻期,應(yīng)時(shí)有驗(yàn)?!栋资窬?/p>
(11) 又如:刻納(限期歸還)
(12) 傷害 [damage;prejudice]
山坐金,反自刻。——?jiǎng)病痘茨献印?/p>
(13)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殘害);刻賊(傷害;殘害);刻爛(毀傷潰爛)
(14) 銘記 [engrave on one's mind]
刻骨攫新句?!?jiǎng)⒌萌省蛾惽樯现骸?/p>
(15) 又如:刻骨鏤心(喻永志不忘。多用表達(dá)感激之情);刻心(謂銘記于心)
詞性變化
◎ 刻 kè
〈名〉
(1) 時(shí)間單位,一小時(shí)的四分之一 [quarter of an hour]
無一時(shí)一刻不適耳目?!鳌?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2) 又如:六點(diǎn)一刻
◎ 刻 kè
〈形〉
(1) 刻薄;苛刻 [unkind;sarcastic]
性刻害,好發(fā)人陰私。——《漢書·楊惲傳》
詵居官頗刻斂。——《唐書·孟詵傳》
(2) 又如:刻峭(苛刻;嚴(yán)酷);刻碎(苛刻繁瑣);刻誅(嚴(yán)酷的刑罰);刻酷(苛刻;嚴(yán)酷)
(3) 急迫 [urgent;pressing]。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現(xiàn)有);刻不待時(shí)(時(shí)間緊迫)
(4) 刻苦 [assiduous]。如:刻勵(lì)(刻苦勤勉);刻厲(刻苦自勵(lì))
“刻”字的辭典解釋
雕鏤。如:「刻字」、「雕刻」、「刻舟求劍」?!墩f文解字·刀部》:「刻,鏤也。」宋·歐陽(yáng)修〈瀧岡阡表〉:「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p>
牢記。如:「那段美好的回憶,已深深的刻在我的心版上?!?/p>
傷害、剝削。《荀子·禮論》:「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刻生而附死謂之惑?!固啤顐姟ぷⅲ骸缚蹋瑩p減。」唐·柳宗元〈封建論〉:「大逆未彰,奸利浚財(cái),怙勢(shì)作威,大刻于民者,無如之何?!?/p>
限定。明·史可法〈復(fù)多爾袞書〉:「越數(shù)日,遂命法視師江北,刻日西征?!?/p>形
程度深的。如:「嚴(yán)刑刻法」。
名古代記時(shí)的名稱,一晝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鐘為一刻。《周禮·夏官·挈壺氏》「縣壺」句下漢·鄭玄·注:「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zhǎng)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p>
時(shí)候。亦指短暫的時(shí)間。如:「刻不容緩」、「此時(shí)此刻」。《西游記·第九二回》:「這家酬,那家請(qǐng),略無虛刻。」
刻ㄎㄜkē動(dòng)(一)1.2.之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