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戎造句

“西戎”的解釋

西戎[xī róng] 西戎 (先秦時期對西方各部落的泛指)西戎的稱謂最早來自于周代(夏朝時稱西方人為昆侖、析支、渠搜等,商代稱“羌人”),古代居住于廣義中原地區(qū)的人群自稱華夏,把四方的各部落,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蔽魅謩t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與華夏部落敵對的諸部落統(tǒng)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部落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國家?!讹L俗通義》說“戎者,兇也?!墩f文》說“戎,兵。 在晚商以前,華北地區(qū)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的『戎狄』族群是之后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 史記《匈奴列傳》和《秦本紀》載:周人先祖公劉部落在豳(郴縣-旬邑縣),三百年后古公亶父因西戎攻打而南遷于周原。周宣王讓秦非子率人到西犬丘(甘肅東南部)養(yǎng)馬,后來戎人東遷而戰(zhàn)爭不斷,專家說是西周時期黃河中游地帶大旱數(shù)百年而西人來爭水草地。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薄对娊?jīng)》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zhàn)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痹谑穼W界有“秦為西戎”學術(shù)觀點。 西戎使西周亡國,最后西戎大部分被華夏文化所同化,在漢代演變成為了漢族。而后來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與先秦時期的北狄各部并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用“西戎”造句

1、今者東事倥傯,何如西戎即序。

2、第一是甘肅東部、寧夏中南部,本地區(qū)為傳統(tǒng)的“西戎”地域,文中主要探討了三個重要的文化變遷現(xiàn)象。

3、自田縉統(tǒng)夏州,以貪狠侵擾,黨項苦之,屢引西戎犯塞。

4、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之劍,……切玉如泥。

5、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齊攻,圖謀神州,天道將傾。

6、秦國乃虎狼之國,原本為化外之地(指秦國因伐西戎而興起,但秦國遠離中原,文明落后,故為中原各諸侯國所不齒,以西戎謂之),民風彪悍。

7、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

8、東夷后羿,西戎王母,南蠻東皇太一,北狄后土。

9、大衛(wèi)疆域,終為北齊,南鄭,西戎,東夏,中唐五國所瓜分,五國秉持遠交近攻的原則,相互掣肘,各有顧忌,形成了諸國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10、本人到過中原各國,西戎、東海、南蠻、北狄等地都有我的足跡。

11、漢梗于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12、替補們由助教陳西戎和谷光明李嵩海領(lǐng)著在早訓,主力們放假半天不參加上午的訓練,換來的是在會議室一起開總結(jié)會。

13、這處戎人大型墓地的發(fā)現(xiàn),說明一些原來在甘肅寺洼文化的西戎人,在戰(zhàn)國中晚期,來到了陜北和關(guān)中交界地區(qū)。

14、今觀天下大勢,看是和睦,各國相安無犯,實則靜波之下,暗流涌動,北狄南蠻,東夷西戎,虎視眈眈。

15、穆公雖說是見多識廣,這時候也被唬住了,一時異??簥^,席地而坐,與由余推杯換盞,向由余詢問西戎兵力地形,由余毫無隱瞞,傾囊而出。

16、秦穆公掃蕩了晉國西部局部地區(qū),算是報了宿恨,然后改向西發(fā)展,“秦穆公遂霸西戎”,終于繼齊桓、宋襄、晉文之后成為春秋第四位霸主。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