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撲地造句
“撲地”的解釋
撲地[pū dì] 撲地 pūdì[fall on the ground with face toward down] 臉朝下倒在地上
用“撲地”造句
1、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gè)個(gè)跳出來,朝屋里跑。
2、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3、一路上風(fēng)撲撲地吹上臉,她帶著笑意悄悄落淚,這不正是她期待良久的感覺嗎?原以為該早點(diǎn)來,不過現(xiàn)在還不算太遲,卻沒有想到會(huì)帶若干凄惶。
4、驚破天摧毀紅蜘蛛,領(lǐng)霸天虎反撲地球.
5、王亞明的氈靴在樓梯上撲撲地拍著.
6、“鐘鼎樓”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閣序》的名句“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7、“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是王勃《滕王閣序》中對(duì)“洪都故郡”百姓生活的生動(dòng)描述。
8、刀,馮當(dāng)即撲地不省人事,母親亦倒地,手伸向兒子,哀慟不已。
9、又一個(gè)夜晚,頭頂上鐵鍋里的炭火撲撲地響,嵐妹妹在草甸子鋪就的床上、角落里發(fā)呆,忽然聽到外面有異響,剛開始并沒加注意,但忽然聽到“嵐妹妹”。
10、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
11、片刻之后,旌旗撲地,流血千里,晉兵全軍覆沒。
12、秦淮河水靜淌,夾岸閭閻撲地,舞榭歌臺(tái),桃紅柳綠,笑聲歡舉,人潮行動(dòng)如流。
13、秦迪此刻方寸已亂,聞言一想,也是道理,撲地拜倒,含悲說道:“小弟舉目無親,凡事只有仰仗總鏢頭了,日后粉身碎骨,必報(bào)大恩。
14、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農(nóng)桑遍野,絲綢錦緞之美。
15、那紙符甫一離手,便撲地一聲燃了起來,化作一簇極大的火焰迎上那兩團(tuán)血霧,有如滾湯潑雪,只片刻功夫便將那兩團(tuán)詭異的血霧消融得干干凈凈。
16、桌四足,桌四足不齊,忐忑左右,鼎見而笑之曰:“以我闊頸豐腰之軀,尚三足足矣,且不論崎嶇,立地即穩(wěn)。君足所撐持僅一板耳。擬可深思!”,桌自慚形穢,鋸減一足,撲地不起。黃永玉
17、三分鐘第一道菜就擺到了桌上,天氣炎炎,倆個(gè)女同志正擦著汗,簡凡注意到蔣迪佳小臉紅撲撲地煞是可愛。
18、技巧性較強(qiáng),動(dòng)作難度也較高,全套中常出現(xiàn)的動(dòng)作有搶背、盤腿跌、摔剪、烏龍絞柱、虎撲、栽碑、撲地蹦、鯉魚打挺及勾、剪、掃、絞等腿法。
19、這雷橫己是銜憤在心,又見母親吃打,一時(shí)怒從心發(fā),扯起枷來,望著白秀英腦蓋上,只一枷梢,打個(gè)正著,劈開了腦蓋,撲地倒了。
20、聽著寨中傳出的悠揚(yáng)鼓樂之聲,忽然想起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句子“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用在這里,也再貼切不過了。
21、老翁雙手握一短斧,柄不及尺,斧嘴四寸余,奮臂屹立,舉斧過頭,斧刃朝上;虎撲至,下蹲,側(cè)首讓之;虎自頂上躍過,撲地不起,血自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