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東魏造句
“東魏”的解釋
東魏[dōng wèi] 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jù)政權。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以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為別都,高歡坐鎮(zhèn)晉陽遙控朝廷,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tǒng)治的東部地區(qū),東魏歷時十七年。 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人民的起義打擊下?lián)u搖欲墜,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利爭奪。爾朱榮發(fā)動河陰之變,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權。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暫時擁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后以輩分錯亂為由廢除元亶的權力,改擁立元亶的世子,年僅十一歲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東魏開始。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并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于勁敵西魏宇文泰。550年,孝靜帝禪位于高歡之子高洋,東魏滅亡。
用“東魏”造句
1、居士山摩崖碑和七巖山摩崖造像,分別為北魏和東魏石刻.
2、東魏北齊侵梁奪地及北齊欲在建康建立傀儡政權,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的體現(xiàn)。
3、東魏其他各軍也乘勝追擊。共殺死敵兵3萬余人。
4、東魏家橋公社、白宋莊公社為重度鹽漬化潮土.
5、這一城制初具于東漢后期,經(jīng)曹魏、后趙、東魏、北齊不斷改進,最終在鄴南城的制度中得到總結。
6、魏收一生經(jīng)歷了北魏、東魏和北齊三個王朝.
7、東魏、北齊的更替,在高歡父子的霸府統(tǒng)治基礎上得以順利完成。
8、春,正月,壬申,東魏以廣平公庫狄干為太保。
9、王鶴古那老頭向來與東魏人眉來眼去,脈脈傳情,如今陛下讓我修書,請他來當你的證婚人,正是逼他表明立場。
10、我國多年來與東魏交好,為了一個逆臣而將邦交舍棄,臣竊為陛下所不取。
11、居安思危,能有幾人做到啊?東魏王族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何況塞外胡族皆有我大漢與西趙抵御,其偏安內(nèi)地,上梁不正下梁歪,舉國上下窮奢極欲,安能強國?
12、梁武帝覆信東魏:“貞陽(指貞陽侯蕭淵明)旦至,侯景夕返。
13、地接東魏,東魏人數(shù)來寇抄,測擒獲之,命解縛,引與相見,為設酒殽,待以客禮,并給糧餼,衛(wèi)送出境。
14、五月,乙酉,魏行臺宮延和、陜州刺史宮延慶降于東魏,東魏以河北馬場為義州以處之。
15、鄴城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在這一代的北朝墓群古墓多達134座,主要是東魏、北齊皇陵及皇族、功臣墓。
16、洪災整整持續(xù)了半年才止歇,江,河,湖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無數(shù)的村莊和城池被淹沒,數(shù)不盡的人失去了家園和親人,幾乎大半個東魏帝國都浸泡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