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腧穴造句

“腧穴”的解釋

腧穴[shù xué] 人體上穴位的總稱。又四肢遠端部位有五腧穴。見《素問o氣穴論》及《靈樞經o九針十二原》。

用“腧穴”造句

1、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頂部腧穴一般不宜針刺。此外,小兒不能合作,一般采用速刺不留針。

2、目的觀察背部腧穴埋線、刺血治療尋常痤瘡的療效差別。

3、現今對腧穴概念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4、在所選腧穴中,特定穴占較大比重,而在特定穴中選取交會穴最多。

5、結果:收集足陽明胃經各腧穴別名、定位、刺灸法、主治癥的詳細文獻,建立可以查詢足陽明胃經各腧穴全部內容的數據庫.

6、的觀察針刺脊背腧穴對腦卒中病人軀干控制的影響.

7、腧穴的配伍是針灸處方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

8、目的:基于中醫(yī)基礎理論及現代腧穴學研究辯證選穴,觀察比針灸更具持續(xù)性作用的穴位埋線結合耳壓療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病的療效。

9、目的:探索腧穴自血加針刺阿是穴對治療痤瘡療效的影響。

10、華佗夾脊穴是臨床具有良好療效的一類腧穴,且近年來愈來愈受到針灸臨床醫(yī)師的青睞。

11、目的:闡明腧穴部位與其主治關系的規(guī)律性.

12、目的:探討腧穴間協(xié)同與拮抗作用.

13、目的:探討如何在臨床上發(fā)揮和運用腧穴的雙相良性調治作用.

14、風池養(yǎng)生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等。

15、針對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多取大椎、神闕、足三里腧穴,并根據證候配以中脘、脾俞、腎俞、命門、三陰交、太溪等實施艾灸調治。

16、陽池穴為手少陽三焦經腧穴,具有生發(fā)陽氣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目赤腫痛、耳聾等五官病證。

17、只需一貼功夫膏,找準腧穴一貼下去,30分鐘你就體會到一膏勝萬膏,一點不虛。

18、根據規(guī)定,天灸療法選穴多以背部腧穴為主穴,常用腧穴為肺俞、腎俞、脾俞、胃俞、風門、膏盲、定喘、身柱、大椎、足三里、氣海、關元等。

19、結論:通過對古今文獻的整理及分析研究,總結出足陽明胃經各腧穴的高頻次主治療。

20、內容范圍包括針刺技術,灸法技術,耳針、頭皮針、腕踝針法技術,腧穴特種治療技術。

21、細研古代有關任脈的典籍,從任脈的循行、經脈交會、任脈腧穴、功能角度分析,任脈確為“陰脈之?!?。

22、又比如對穴,神門和三陰交,神門是手少陰心經原穴,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腧穴,又是足三陰經交會穴。

23、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是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腧穴,是手少陽、陽維相交會的穴位。

24、記者昨日從省工會就業(yè)指導辦獲悉,該培訓內容有人體經絡腧穴養(yǎng)生療法、全息療法、中醫(yī)按摩推拿療法、手療、足療、頭療、罐療等。

25、本神穴位于前發(fā)際處,內為腦神之所居,連于腦系,是足少陽膽經的腧穴,并與奇經八脈的陽維脈交會。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