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術造句
“儒術”的解釋
儒術[rú shù] 儒術 (端木賜著小說)《儒術》是由起點中文網(wǎng)作者 端木賜 著的一本以傳統(tǒng)儒家文化,華夏詩詞傳統(tǒng)為載體,是一本跟風起點作家是永恒之火《儒道至圣》而在起點再度引起關注的玄幻小說。 時隔3年,端木賜 從“第四百五十三章 始作俑者”開始重寫,再度連載。 儒術 (漢語詞匯)儒術,漢語詞匯。 拼音:rú shù 指先秦儒家的學說、原則、思想。
用“儒術”造句
1、公孫弘之阿諛取寵而緣飾以儒術,可謂儒學演變?yōu)槿逍g這一過程之終結,然考其開始與其過程,則可謂是儒學在當時世風之影響下,與諸子百家融合的過程,而開其端者,則即是荀子。
2、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統(tǒng)思想。
3、大一統(tǒng)歸于思想層面主要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這一過程中尤為重要。
5、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不僅創(chuàng)建太學,而且也確立了漢代的選舉制度。
6、漢代獨尊儒術后,儒家民本思想在政治法律思想中既有延續(xù),又存在制度中的缺失。
7、因此,儒術在武帝朝的興起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經(jīng)過漢初幾朝積累的結果。
8、我們可以看到,在“獨尊儒術”近300年之后,人的思維還是相當開放的,對不同的人生哲學都可接受。
9、此類價值觀來源于獨尊儒術之前的“原本儒家”、孟子和荀子。
10、時勢造英雄,先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圣策。
11、顯然,提倡儒術的太守,不能責罰一個孝子,于是,門吏和騎吏都受到了表彰。
12、道家學院元神道術神鬼莫測,儒家學院浩禮儒術文動天下,法家學院、農(nóng)家學院……十大學院固步自封。
13、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奠定了兩千年封建社會的思想基礎;設太學,置樂府,誕生了大氣磅礴、彪炳千古的《史記》。
14、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而功,撞鐘擊鼓而和。
15、而且中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便是等級嚴明的宗法社會,整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都是信封儒教,尊崇孔子至圣先師。
16、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法得一時,儒統(tǒng)盛世;但結果是經(jīng)典流失。
17、儒術,在四大仙途中是出了名的難纏,于防御方面獨占鰲頭,所以,同境界的想要拿下儒修是很難的。
18、一個有著純正大寧血統(tǒng)的青蔥少年,卻是在這個獨尊儒術、焚仙弒佛的大寧皇朝竊鉤竊國,換日偷天!
19、頃者學業(yè)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鮮聞好事。
20、九流并起,這里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各家思想在這里碰撞,孕育著一個不一樣的人間。
21、了不起就是漢代的獨尊儒術,但是司馬遷在《史記》里就批判以儒學為控制手段的公孫弘是“曲學阿世”。
22、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
23、其間服膺儒術,蓋有之矣,彼眾我寡,未能移俗。
24、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25、漢代公羊學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學術流派,它在漢代“獨尊儒術”的進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6、后漢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經(jīng)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7、在中國先秦社會的諸子百家爭鳴時代,各種思想爭鋒交錯,三教九流隨著群雄神州逐鹿起伏跌宕,我心向往之!怎奈西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