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爆竹造句

“放爆竹”的解釋

放爆竹[fàng bào zhú]

用“放爆竹”造句

1、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燃放爆竹和花炮,辭去舊歲好運到,穿上新衣戴新帽,見面互道新年好,拜年莫忘送紅包,吃了年糕步步高,圓圓的餃子賽元寶。春節(jié)吉祥!

2、到了清朝,放爆竹,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更加熱鬧了。

3、點一點蠟燭,放一放爆竹,掃一掃墳墓,拜一拜先祖,想一想前輩的苦,數(shù)一數(shù)現(xiàn)在的福,清一清包袱,望一望前途,走自己的路,讓明天的生活更加酷!祝中元節(jié)幸福。

4、農歷新年一直是中國民眾家庭團圓,品嘗餃子盛宴,燃放爆竹,為小孩發(fā)紅包的時機。

5、燃放爆竹的風俗最早起因于驅鬼除邪,祈求一年的吉祥順利.

6、燃放爆竹風俗最早起因于驅鬼除邪,祈求一年的吉祥順利.

7、婚禮上燃放爆竹本是烘托喜慶氣氛的,但鞭炮不長眼睛,崩傷了司儀的眼睛,新郎也要跟著承擔責任。

8、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燃放爆竹,張燈掛彩,敲鑼打鼓起來,自發(fā)地殺豬宰羊,去慰問護衛(wèi)軍和民夫。

9、買大個鯉魚,悶火鹵豬頭,圍看炸年菜,守歲放爆竹,初一吃餃子……春節(jié)那一連串的喜事,讓人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10、燃放爆竹時,讓小孩兒遠離燃放的煙花,防止煙火飛濺迸入眼內。

11、祭祀大典分為燃放爆竹迎神、鳴放禮炮、上香祭拜、恭讀祭文等八項程序,表達了中華兒女對軒轅黃帝開創(chuàng)文明、佑護中華民族的感恩心情。

12、爆竹是春節(jié)中最具有過年味道的標志,每當進了臘月,聽到各處集市上不斷響起的的爆竹聲,人們常常會說:有年味了!春節(jié)的凌晨,家家戶戶開門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國特產,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13、清明節(jié),祭祀節(jié),攜老幼,掃墓去,寄哀思,緬先人,燃香燭,蕩紙錢,放爆竹,敬酒食,秉傳統(tǒng),盡孝道,憶往昔,念親人,祈平安,佑家人。

14、后來從除夕到元旦,把發(fā)明了紙卷的爆竹,家家戶戶燃放,意在驅邪魔,迎平安。故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或“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等詩句。民間吉祥圖案則有畫竹或兒童放爆竹,寓意竹報平安。

15、正月初五財神日,財富秘訣告訴你,健康平安最重要,身體棒棒工作好,燃放爆竹迎財神,財源廣進會加薪,家庭和美祝福滿,龍年富貴好運繞!

16、兒子問爸爸“爸爸,清早聽到一陣爆竹響。那是做什么???”爸爸:“山下有人結婚?!眱鹤樱骸敖Y婚為什么要放爆竹?。俊卑职郑骸跋氡厥墙o自己壯膽兒吧?!?。

17、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18、市民對這場雪喜形於色,放寒假的孩子們則更甚--他們一邊放爆竹,一邊玩雪。

19、五更天陳列起來,并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20、臨近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自古以來,民間便有“開門爆竹”的說法,即在除夕夜凌晨零點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