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椒目造句
“椒目”的解釋
椒目[jiāo mù] 椒目 椒目,草本植物多分枝;干燥的種子呈卵圓形或類球形,直徑約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澤,有時表皮巳脫落,露出黑色網(wǎng)狀紋理。種皮質(zhì)堅硬,剝離后,可見乳白色的胚乳及子葉,氣香,味辛辣。
用“椒目”造句
1、個個都是圓的,椒目沒出來,顏色暗淡、褐色,口嘗咸,手抓潮濕,就是用鹽腌過的。
2、椒目為利尿藥,用于慢性浮腫腹水。
3、將蜀椒去閉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與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餅狀。
4、“椒目入藥,除風(fēng)順氣、明目生發(fā)、散寒除濕、解郁積、消宿食、殺蛔蟲、去寒痹。
5、復(fù)方中每與防己、椒目、大黃同用,如己椒藶黃丸。
6、方法:實驗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哮喘模型組、地塞米松治療組和椒目油治療組,每組各10只豚鼠。
7、胸膜炎要盡早的治療才好,如果治療的不及時對患者的影響還是會很大的,目前來說選擇中藥的椒目葶藶湯來治療胸膜炎還是比較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