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具足戒造句
“具足戒”的解釋
具足戒[jù zú jiè]
用“具足戒”造句
1、受持具足戒之后的年數(shù)。
2、唐肅宗至德二年,悟空二十九歲,于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儀,并在各地流浪,遍訪名寺名塔。
3、滿二十歲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稱為比丘尼。
4、19歲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
5、21歲在長安實(shí)際寺隨弘景律師登壇受具足戒。
6、剃度于安徽九華山大覺禪寺,受具足戒于廣東乳源云門山大覺禪寺。
7、他曾投奔杭州靈隱寺,在高僧瞎堂慧遠(yuǎn)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jì)”。
8、所以,一個(gè)聰明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就應(yīng)該尊敬小蛇、火星、剎利王子和具足戒比丘。
9、發(fā)布的訃告顯示,根通長老1928年生于廣東潮陽,1945年剃度出家,1946年在潮州開元寺從虛云老和尚受沙彌戒,次年從嶺東名僧開元寺住持智誠法師受具足戒。
10、再按照出家人的日常作息接受一段時(shí)間的鍛煉,其中的合格者得以剃度出家,成為沙彌;待因緣合適時(shí),沙彌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11、佛教經(jīng)典對于戒律有不同的分類,比較廣泛的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
12、原本在印度佛教中,受沙彌十戒者為沙彌、沙彌尼,而后成年受具足戒方為比丘、比丘尼。
13、沙門悟空,原為唐遣罽賓國中使張韜光部下左衛(wèi)別將,出家后于迦濕彌羅受具足戒,并習(xí)律儀,學(xué)梵語,游禮諸寺。
14、4歲入姜堰如來庵,依道禪師太披剃出家,19歲在寶華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
15、蘇瓦塔那摩訶長老1913年出生于泰國西部北碧府,14歲出家剃度,1933年受具足戒成為比丘,198*年被任命為僧王。
16、一行禪師1926年出生于越南中部,16歲出家,23歲受具足戒。
17、慧木尼面臨著侍奉年老的母親與守戒這兩個(gè)現(xiàn)實(shí)的問題,她最終選擇了以自己不能“受具足戒”作為代價(jià)來照顧母親。
18、1980年,他從市草制品廠退休,恰逢宗教政策落實(shí),于1981年到河南佛學(xué)社禮上凈下嚴(yán)老法師重新剃度出家,1985年于上海玉佛寺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