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鈍造句
“利鈍”的解釋
利鈍[lì dùn] 利鈍 【拼音】:lì dùn 利鈍 lìdùn (1) [sharp or blunt]∶鋒利與滯鈍 兵器各有利鈍 (2) [smooth or troublesome]∶順利與困難 事先權(quán)衡利鈍
用“利鈍”造句
1、不問成敗利鈍,只問良心要做,便立志去奮斗。
2、人生窮通利鈍,即墮地一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損得些子?
3、劍不試則利鈍暗,弓不試則勁撓誣,鷹不試則巧拙惑,馬不試則良駑疑。
4、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
5、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
6、學(xué)問有利鈍,文章有巧拙。
7、萬事都有個成敗利鈍,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樣對待它。
8、成敗利鈍是永遠(yuǎn)存在而又不斷轉(zhuǎn)化的,要善于利用條件,把握時機,爭取成功與勝利。
9、萬事都有個成敗利鈍,關(guān)鍵在于我們要努力進(jìn)取。
10、欲成大事者,不可不先置成敗利鈍于度外。
11、器必試而先知其利鈍,馬必騎而后知其良駑.
12、方曰:兵之利鈍是常事,貴因敗以為成耳。劉基
13、思維方法的優(yōu)劣得失,不僅取決于運用的成敗利鈍,而且在于思維機制自身的人文品位與價值取向。
14、羅素先生就說,他贊成不計成敗利鈍地追求客觀真理,這話還是有點繞。
15、符異大陸,強者為尊;十世追隨,成敗利鈍。
16、我自盡職分所當(dāng)為,至於成敗利鈍俱不必計。
17、自古兵兇戰(zhàn)危,原非得已,盡人事以待天,成敗利鈍,雖諸葛亮不能逆睹。
18、說具體些,如羅素所說,不計成敗利鈍地追求客觀真理,這該是種美德吧?知識本身該算一種善吧?科學(xué)知識分子說這就夠了,人文知識分子卻來扳杠。
19、總之,隨利鈍的根性而用,決定沒有錯謬的。
20、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1、如謂成敗利鈍可以逆睹,智取術(shù)馭可以長存,是不明倚伏之機,不審順逆之理,何足與言天道哉?雖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
22、‘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目睹也。
23、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24、蓋懋遷有無之事,匪獨一家之利鈍,并關(guān)一國之盈虛。
25、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
26、凈宗念佛法門圓頓之要旨,體現(xiàn)出廣度利鈍眾生的善巧方便。
27、民心之向背、地勢之得失,此勝敗之大原因,未戰(zhàn)之先已可見及。若夫軍旅之多寡,器械之利鈍,何足道焉。
28、所謂“階級斗爭年年講,月月講”,運動不斷,告密成風(fēng),翻云覆雨,人人自危,像曾先生這樣不計利鈍,幾十年過從不斷,溫情慰解,我以為是極難得的。
29、“敵人懸軍而來,正宜出奇痛擊,令其只輪不返,不敢再正視中原……大丈夫建功立業(yè)在此一舉,至于成敗利鈍暫時不必計也。
30、正是基于這樣的心情,他嚴(yán)斥丁汝昌說:寇在門庭,汝豈能避處威海,坐視潰裂?速帶六船來沽,面商往旅拚戰(zhàn),渡兵、運糧械接濟,成敗利鈍,姑不暇計,盡力為之而已。
31、靈助善于卜占,百姓信惑,所在響應(yīng),未易可圖,若萬一戰(zhàn)有利鈍,則大事去矣。
32、寇在門庭,汝豈能避處威海,坐視潰裂?速帶六船來沽,面商往旅拚戰(zhàn),渡兵、運糧械接濟,成敗利鈍,姑不暇計,盡力為之而已。
33、他的性格是認(rèn)準(zhǔn)了的目標(biāo)便宜無反顧的走下去,成敗利鈍,在所不計。
34、或由頓悟,或由事修,根無利鈍,時有先后,因緣各異,遂分遲速。
35、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亦所不惜。
36、實際上,佛法從本質(zhì)上來講,沒有頓漸的問題,只是我們眾生的根機有利鈍之不同,所謂“法無頓漸,人有利鈍”。
37、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諸葛亮
38、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書里有這么一段話,‘世之論者,動謂成敗利鈍,其權(quán)不委于人,而委于天。
39、成敗利鈍,走過才知,何須庸人自擾!前世找蟲,今世尋洞,生命不止、“潑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