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哥窯造句

“哥窯”的解釋

哥窯[gē yáo] 哥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jié)合。 經(jīng)染色后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規(guī)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而《中國陶瓷史》這樣敘述: 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zhì)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diào),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里應(yīng)有早晚之別,從產(chǎn)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復(fù)雜的。 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性質(zhì)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 流傳于世的“哥窯”經(jīng)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于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征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為區(qū)別于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龍泉章生一窯),宮中名為“哥窯”的傳世品,后世鑒賞家稱其為“傳世哥窯”。

用“哥窯”造句

1、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

2、前言:本文通過對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哥窯”文化特點進行研究與理解,并將其運用于家具設(shè)計中。

3、哥窯青瓷質(zhì)堅胎薄,釉層飽滿,釉色有翠青、粉青、灰青、淺青等,其中以粉青為貴。

4、哥窯:因紋理圖案著名,大部分作品為黑色。

5、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fā)現(xiàn)。

6、這件貴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青釉瓷盤,系宋代哥窯瓷器珍品,在進行分析測試時因工作人員操作儀器失誤被擠壓受損。

7、破鏡難圓縱然是件憾事,但是斷裂的如果不僅僅是哥窯瓷盤,而是公眾與故宮博物院這樣的社會文化場所之間的溝通管道,我想那會是更大的遺憾。

8、賞品包括定窯中國宋代的“五大名窯”,其他的有汝窯、鈞窯、官窯和哥窯

9、據(jù)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