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脫韁之馬造句
“脫韁之馬”的解釋
脫韁之馬[tuō jiāng zhī mǎ] 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茅盾《夜讀偶記》:“但因采取了漫談的方式,信筆所之,常如脫韁之馬,離題頗遠?!?/p>
用“脫韁之馬”造句
1、被學習壓得過重的學生們,一到郊游時,就如脫韁之馬,玩得天昏地暗。
2、這孩子真野,一出去就像脫韁之馬,找都找不到他。
3、汽車在草原上橫沖直撞,像脫韁之馬,失去了控制。
4、熱心有馀,知識不足。志大才疏猶如脫韁之馬。
5、一到了游樂區(qū),同學們像脫韁之馬,玩得樂不可支。
6、她的想像力如脫韁之馬難以駕馭.
7、他勒住了脫韁之馬受到了表揚.
8、缺乏知識之熱心,猶如脫韁之馬。
9、她很可能知道如果我的虛榮心一旦站了上風,那么日后就會像脫韁之馬,難以駕馭。
10、自從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我在耕食生活中學到了很多。我學會了開槍、殺雞、躲開飛奔而來的公牛、駕馭受驚之后的脫韁之馬。我學到的這些東西中最難的就是,你如何通過農耕改變這片土地,農耕也會如何改變你。它滲透到你的血液中,一如塵土棲居在你粗厚的手的皺紋和指甲里??死锼雇 そ鸢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