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識高低造句
“不識高低”的解釋
不識高低[bù shí gāo dī] 識:知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1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
用“不識高低”造句
1、 小兄弟,今天我認栽了,是我們狗眼不識高低,沒能認出真神。
2、 他見陳德衣著華貴,氣度儼然,不似不識高低貴賤的走卒之輩,立時便將這層關(guān)系道明,以防莫名其妙又被唐國人虐打。
3、 不識高低,人偏要你五百錢!不然吃得我?guī)紫氯^。
4、 孔亮不識高低,便去抵敵,吃他一槍對心窩里刺個正著,翻斛斗撞下馬去,一道靈魂回梁山泊去了。
5、 大圣正是那會家不忙,閃過槍頭,掄起鐵棒,罵道:“你這小畜*,不識高低,看棍!”。
6、 輕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無德之人,不可請他;有運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識高低之人,不可睬他;來歷不明之人,不可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