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拂袖而起造句
“拂袖而起”的解釋
拂袖而起[fú xiù ér qǐ]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wù)Z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zhuǎn)入后堂?!?/p>
用“拂袖而起”造句
1、說著,張仲堅(jiān)竟是要拂袖而起,做出拒客的姿態(tài)。
2、宋義也被說的難受之極,拂袖而起,說道:“那就多謝武信裙的好意了,我去準(zhǔn)備下,明天就出使齊國!告辭了!”。
3、蘇廣拂袖而起,就要和柳妍離去。
4、白衣女子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只見她拂袖而起,冷聲對孟君愉叱道:令弟不只球技低下,人品更是不堪,簡直侮辱蹴鞠這項(xiàng)運(yùn)動。
5、蕭逸拂袖而起,審遇使了個眼色,立時有小廝過來攔住。
6、丟下酒碗,彭和尚拂袖而起,劉兄弟,我們就此別過。
7、氣惱之下不由拂袖而起,也不顧什么禮儀,氣沖沖地走出銀安殿,也不回住處,更不尋車馬,便安步當(dāng)車走出行宮,到了街上,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這才舒了一口氣。
8、旋即拂袖而起,璀璨的星辰之力環(huán)繞周身,追著陸悠然而去。
9、聲色俱厲的批評了王宣之一頓,最后才拂袖而起,長嘆一聲,仿佛對這個侄子失望之極。
10、朱貴拂袖而起,正色說道: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我既然簽了契約,收了錢,交易就算完成,斷無反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