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的近義詞
變色龍的基本資料
- 詞語:變色龍
- 拼音:biàn sè lóng
- 解釋:①脊椎動物,軀干稍扁,皮粗糙,四肢稍長,運動極慢。舌長,可舔食蟲類。表皮下有多種色素塊,能隨時變成不同的保護色。②比喻在政治上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
變色龍的近義詞
-
近義詞1:墻頭草
詞語解釋:比喻無主見的人、順風倒的人。 比喻無主見的人、順風倒的人
“變色龍”單字解釋
變:1.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情況~了。~了樣兒。 2.改變(性質(zhì)、狀態(tài));變成:沙漠~良田。后進~先進。 3.使改變:~廢為寶?!r(nóng)業(yè)國為工業(yè)國。 4.能變化的;已變化的:~數(shù)...
色:[sè] 1.顏色:紅~。綠~。 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珔杻?nèi)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種類:各~貨品?;āR全。 5.質(zhì)量:成~。足~。 6.情欲。 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 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ⅰ!?。~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