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囟經(jīng)卷上·脈法

作者:(宋)不著撰人
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若有脈候,即須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其脈候未來,呼之脈來三至,吸之脈來三至,呼吸定息一至,此為無患矣。所言“定息”,呼氣未出、吸氣未入,定息之中又至,此是平和也。若以大人脈五至取之,即差矣。如此七至以上,即為有氣;或脈浮如弓之張弦,此為有風,并可依后方合藥治之一。或七至以下,此為冷候,亦宜依后方合藥療之?;蛟\候取平,或忽而不見,沉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為神鬼之病。且合求祟,續(xù)宜使藥。或桃柳枝湯浴,煎飲子為使,一兩顆桃心。
孩子脈呼吸十五至以上、三至以下,皆死矣。

典籍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