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目癥

作者:林佩琴(清)
編號96〔目痛〕----241頁1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目痛有二. 一目眥白眼痛. 一目 珠黑眼痛. 眥白屬陽.晝痛. 點苦寒藥則效. 珠黑屬陰. 夜痛. 點苦寒反劇. 治目珠夜痛. (夏枯草散)風熱痛. (瀉青丸. 洗肝散)天 行赤熱. 怕熱羞明. 涕淚交流. (酒煎散. 大 黃當歸散)暴風客熱. 白仁壅起. 包小烏睛. 疼痛難開. (瀉肺湯)赤腫痛甚. (瀉肺湯加 黃連)目赤痛而頭目浮腫. (普濟消毒飲)怕 熱羞明. 頭目脹痛. (選奇湯)珠疼如針刺. 心 經實火. (洗心散)熱結膀胱. 小便不通.(五 苓散)雷頭風. 目痛便秘. (清震湯)陽邪風 癥. 眉棱骨痛.兼火者. (選奇湯. 還睛丸) 陰邪風癥. 腦后枕骨疼. (三因芎辛湯)巔頂 風癥. 頂骨內痛. 連及目珠脹急瘀赤.外癥之 惡候也. 苦昏眇則內癥成矣. 外癥. 用(羌活 勝風湯)內癥.用(沖和養(yǎng)胃湯)
編號97〔目赤〕----241頁13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戴復庵云. 眼赤皆血壅肝經所 致. 屬表者.(羌活勝風湯)屬里者. (瀉肝 散)赤久生G5膜者. (春雪膏.蕤仁膏. 并用 碧云散吹鼻)凡赤而腫痛. 當散濕熱. 赤而干 痛. 當散火毒. 赤而多淚. 當散風邪. 赤而不 痛. 當利小便.其或血灌瞳神. (大黃當歸散) 赤脈貫睛. 凡外障有此. 頗為難治.(洗心散. 導赤散)赤絲亂脈. (點以石燕丹. 服用大黃 當歸散. 酒煎散)
編號98〔目腫〕----241頁20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腫有胞腫珠腫不同. 胞腫多濕. 珠腫多火. 暴風客邪.胞腫如杯. (洗肝散. 龍 膽飲)五輸壅起. 目脹不能轉. 若鶻之睛.(酒 煎散)風毒濕熱. 瘀血灌睛. 胞與珠脹出如拳. (石膏散加羌、辛、芎、芍、薄荷)若珠爛 則無及矣. 至于氣輪平. 水輪亦明.惟風輪泛 起. 或半邊泛起. (服以涼膈散. 點以石燕丹) 若水輪高而綻起如螺. 為肝熱甚. (點以石燕 丹. 春雪膏. 內服雙解散. 或六味丸加知、蘗) 神珠自脹. 麻木淚痛.因五臟毒風所蘊. (大 黃當歸散)編號99〔目癢〕----241頁28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風熱. (四生散)血虛. (四物 湯加羌、防、蒺藜、黃耆)大凡有病之目. 癢 一番則重一番. 而病源非一. 微癢則屬虛火. (治宜姜粉、枯礬、硼砂. 津唾調如米大. 時 將一丸納大眥. 及鹽湯蒸洗. 或用珍珠膏點 之)
編號100〔外障〕----242頁1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屬風熱上壅. 上下胞D9肉蓓蕾. 磨蕩其睛. 久之生G5.宜消風散熱. 外用點藥 退之. 或如云霧. 如絲縷. 如秤星.在睛外遮 暗. 皆涼藥過多. 脾胃受傷. 生氣不能上升所 致. 自內眥而出者. (羌活勝風湯加蔓荊)自 銳眥而入者.(上湯加膽草、SS本)自上而下 者. (上湯加黃連. 倍柴胡)自下而上者. (上 湯加木通)搐鼻. (以碧云散)點藥. (皆用 春雪膏. 蕤仁膏. 或以地栗粉和人乳點之)如 去老G5.則以(石燕丹. 春雪膏. 熊膽膏選用) 張石頑曰. 外障內治之藥雖多.咸以(神消散、 皂角丸)為主. 外治之藥不一. 莫如(石燕丹) 為最. 血G5包睛. 破血藥兼(硝黃)下之. 或 紅G5如輕霞映日之狀.治宜去風散血. 若黃膜 上沖. (服以神消散. 點以石燕丹)黃膜下垂. 遮滿瞳神. (蟬花散加石膏、膽草、大黃. 點 以石燕丹)赤膜下垂. (神消散去二蛻. 加皂 莢、石決明. 點絳雪膏)凝脂G5在風輪上.(急 用神消散. 皂莢丸)花G5白陷. (龍膽飲)破 壞風輪. 神膏綻出.凸如蟹睛. (防風瀉肝散) 斑脂G5色白而帶青黑. (內服神消散. 外點石 燕丹)有G5從上而下. 貫及瞳神. 狀如懸膽. (服以石膏散.點以石燕丹)烏珠上白顆如星. (蟬花散去蒼朮. 加蒺藜、谷精.并用碧云散 吹鼻)烏珠上細顆. 或白或黃. 或聚或散. 或 頓起. 或漸生. 多由痰火. (服羚羊角散. 或 補腎丸)D9肉起于大眥.漸侵風輪. 掩過瞳神. 宜和血清火. (點以石燕丹)大眥起紅肉如雞 冠一塊. 害及氣輪. (宜三黃丸加芒硝. 點以 絳雪膏)此治外障法也.
編號101〔內障〕----242頁23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屬虛挾氣郁. 外似好眼. 而不能 照物. 不痛不癢.惟瞳神里面有隱隱青白者. 皆臟腑中邪. 乘虛入而為G5也. 青風障.內有 氣色. 如晴山籠淡煙之狀. 急宜治之. 免變綠 色. (羚羊角湯)綠風障. 瞳神濁而不清. 久 則變?yōu)辄S風. (方同上)黑風障. 與綠風相似. 但時時黑花起. 先與去風. 后用(補腎磁石丸) 黃風銀風障. 不治. 絲風障. 瞳神內隱隱有一 絲橫經. (宜六味丸加細辛、蒺藜)偃月障. 如 新月覆垂. (先與三因芎辛湯.后用補腎丸) 仰月障. 瞳神下半邊. 有白氣一灣. 如新月仰 從下而上.(補腎丸)銀障. 瞳神白色如銀. (初 服羚羊補肝散. 次服補腎丸. 金障. (治同上) 綠映瞳神. 瞳神內隱隱綠色.(先服黃連羊肝 丸后服補腎磁石丸)其自視如蠅飛花墮. 旌旆 飄揚.或黃或白. 或青或黑. 黃白者痰火傷肺. (皂莢丸)青黑者宜補腎. (補腎磁石丸)瞳 神散大. (六味丸加五味子、石決明.或補腎 磁石丸)瞳神緊小. (先服黃連羊肝丸. 后服 六味丸加二冬.或用滋腎丸)瞳神欹側. (六 味丸加蒺藜、當歸)暴盲. 經云. 氣脫者. 目 不明. (急服大劑獨參膏)雀盲. (蛤粉丸. 煮 肝散)至于膏傷珠陷. 神水將枯. 并宜大補腎 精. 不可寒涼.又有目珠上下轉運如轆轤. 甚 則瞳神反背. (補中益氣湯加羌活) 此治內 障法也. 編號102〔雜癥〕----243頁12行
出處 類證治裁--〔卷之六目癥〕
名詞解釋 能遠視. 不能近視. 陰氣不足也. 治在心腎.(加減地芝丸. 或六味丸)能近視. 不能遠視. 陽氣不足也.治在膽腎. (加味定 志丸. 或八味丸)倒睫拳毛. 由目緊皮縮所致. 久則赤爛. 神水不清. 以(三棱針)刺目眶. 瀉 其濕熱.(后服防風飲子)搐鼻. (以碧云散. 更以木鱉子一枚為末. 左塞石.右塞左. 一夜 即直)睥翻粘瞼. 血壅于內. 皮急吊于外. (宜 G6剔開導法)風沿爛眼. 年久不愈而多癢者. (服柴胡飲子.點蕤仁膏)若迎風赤爛. (川 芎茶調散. 洗肝散)因風流淚.(菊花散)其 實熱生瘡. 宜瀉心火. 祛風熱. 椒瘡生于睥內. 紅粒如椒而堅硬者. 是也. 宜祛風熱. 粟瘡亦 生睥內. 色黃而軟如粟.宜退濕熱. 五疳癥. 木疳生于風輪. 青碧色. 實者. (瀉青丸)虛 者.(補腎丸)火疳生于睥眥及氣輪. 初起如 椒瘡. (三黃湯. 導赤散) 土疳俗呼偷針眼. (瀉黃散)金疳生于睥內. 與玉粒相似.失治 則變漏. (瀉肺湯)水疳生睥眥及氣輪. 狀如 黑豆. 若在風輪.目必破損. 頭風人多有此. (清空膏)至于瘡久成大眥漏. (金花丸加羌 活、蝎尾)小眥漏. (導赤散加透風清熱藥) 正漏生風輪上. 流膿如痰. 急宜瀉肝. 偏漏生 氣輪上. 流出白水.急宜瀉肺. 更有精神亂而 妄見. 視定反動. 視正反邪. 生暈變色. 皆陰 精虧也. (駐景丸. 益氣聰明湯. 或點百草膏) 又或目為物傷.積血青紫. 撞破白仁黃仁. (宜 酒煎散)漸生G5障.(犀角地黃湯加大黃、當 歸)飛絲入目. (宜頭垢點之) 上論根據石 頑醫(yī)通. 與其大略如此.

典籍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