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 卦(第 五)

作者:蘇軾
坎上
干下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xiǎn)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靶?,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謂九五也?!案伞敝M(jìn),凡為“坎”者皆不樂也,是故四與之抗,傷而后避;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猶有疑也。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攝矣,至于五則不然,知“干”之不吾害,知己之足以御之,是以內(nèi)之而不疑。故曰“有孚,光亨,貞吉”。“光”者,物之神也,蓋出于形器之表矣。故易凡言“光”、“光大”者,皆其見遠(yuǎn)知大者也;其言“未光”、“未光大”者,則隘且陋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見險(xiǎn)而不廢其進(jìn),斯有功矣。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干”之剛,為可畏也;“坎”之險(xiǎn);為不可易也。“干之于“坎”,遠(yuǎn)之則無咎,近之則致寇。“坎”之于“干”,敬之則吉,抗之則傷,二者皆莫能相懷也①。惟得廣大樂易之君子,則可以兼懷而兩有之,故曰“飲食宴樂”。
「校注」
①莫能相懷:《蘇氏易傳》無“莫”字,誤。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尚遠(yuǎn)于“坎”,故稱“郊”。處下不忘進(jìn)者,“干”之常也。遠(yuǎn)之不惰,近之不躁,是為不“失?!币?。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衍”,廣衍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zāi)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漸近則為“沙”,逼近則為“泥”。于“沙”則“有言”,于“泥”則“致寇”,“坎”之為害也如此。然于“有言”也①,告之以“終吉”;于其“致寇”也,告之以“敬慎不敗”,則“干”以見險(xiǎn)而不廢其進(jìn)為吉矣。
「校注」 ①“有言”:原作“其言”,依《蘇氏易傳》改。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需于血”者,抗之而傷也;“出自穴”者,不勝而避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敵至而不忌,非有余者不能。夫以酒食為需,去備以相待者,非二陰所能辦也,故九五以此待“干”,“干”必心服而為之用,此所以正而獲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dāng)位,未大失也。
“干”已克四而達(dá)于五矣,其勢(shì)不可復(fù)抗,故入穴以自固。謂之“不速之客”者,明非所愿也。以不愿之意而固守以待之,可得為安乎?其所以得免于咎者,特以“敬之”而已。故不如五之當(dāng)位,而猶愈于四之大失也。

典籍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qǐng)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hào)-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yíng)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