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中山經(jīng)

作者:
中山(經(jīng))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ni()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①,黃華而莢(ji2)實②,名曰籜(tu#),可以已瞢(m2ng)③。有獸焉,其狀如(hu@)鼠而文題④,其名曰(n4i),食之已癭。
【注釋】①本:草木的根或莖干。這里指莖干。②莢:凡草木果實狹長而沒有隔膜的,都叫做莢。③瞢:眼目不明。④鼠:不詳何獸。
【譯文】中央第一列山系薄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甘棗山。共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黃河。山上有茂密的杻樹。山下有一種草,葵菜一樣的莖干杏樹一樣的葉子,開黃色的花朵而結(jié)帶莢的果實,名稱是籜,人吃了它可以治愈眼睛昏花。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鼠而額頭上有花紋,名稱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脖子上的贅瘤。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其上多橿(ji1ng),多(l@)木,是木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揀)[楝(li4n)]①,服之不忘。
【注釋】①楝:楝樹,也叫苦楝,落葉喬木,春夏之交開花,淡紫色,核果球形或長圓形,熟時黃色。木材堅實,易加工,供家具、樂器、建筑、農(nóng)具等用。又據(jù)古人說搗碎楝樹的子實可以洗衣,而服食它可以益腎。
【譯文】再往東二十里,是座歷兒山,山上有茂密的橿樹,還有茂密的樹,這種樹木,莖干是方形的而葉子是圓形的,開黃色花而花瓣上有絨毛,果實像楝樹結(jié)的果實,人服用它可以增強記憶而不忘事。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魚,狀如鮪(W7i),赤喙(hu@)尾赤羽,[食之]可以已白癬(xu3n)①。
【注釋】①癬:皮膚感染真菌后引起的一種疾病,有好多種。
【譯文】再往東十五里,是座渠豬山,山上有茂盛的竹子。渠豬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豪魚,形狀像一般的鮪魚,但長著紅嘴巴和帶羽毛的紅尾巴,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白癬病。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6),黑、青、黃堊?!咀g文】再往東三十五里,是座蔥聾山,山中有許多又深又長的峽谷,到處是白堊土,還有黑堊土、青堊土、黃堊土。
又東十五里,曰涹(w#)山,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
【譯文】再往東十五里,是座涹山,山上有豐富的黃銅,山北面盛產(chǎn)鐵。又東七十里,曰脫扈(h))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楮(ch*),可以已癙(sh()①,食之不瞇(m@)②。
【注釋】①癙:憂病。②瞇:夢魘(y3n)。夢魘就是人在睡夢中遇見可怕的事而呻吟、驚叫。
【譯文】又往東七十里,是座脫扈山。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葵菜的葉子而是紅花,結(jié)的是帶莢的果實,果實的莢像棕樹的果莢,名稱是植楮,可以用它治愈精神抑憂癥,而服食它就能使人不做惡夢。又東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①,其狀如龍骨②,可以已痤(cu¥)③。
【注釋】①天嬰:不詳何種植物。②龍骨:據(jù)古人講,在山巖河岸的土穴中常有死龍的脫骨,而生長在這種地方的植物就叫龍骨。③痤:即痤瘡,一種皮膚病?!咀g文】再往東二十里,是座金星山,山中有很多天嬰,形狀與龍骨相似,可以用來醫(yī)治痤瘡。
又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xi1o)谷,其中多鐵。
【譯文】再往東七十里,是座泰威山。山中有一道峽谷叫做梟谷,那里盛產(chǎn)鐵。
又東十五里,曰橿(ji1ng)谷之山,其中多赤銅?!咀g文】再往東十五里,是座橿谷山,山中有豐富的黃銅。又東百二十里,曰吳林之山,其中多葌(ji1n)草①?!咀⑨尅竣偃偛荩喝?,同“蕑”,而蕑即蘭,則葌草就是蘭草。
【譯文】再往東一百二十里,是座吳林山,山中生長著茂盛的蘭草。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①,服之不憂。勞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ju6)水,是多飛魚,其狀如鮒(f))魚,食之已痔衕(d^ng)。
【注釋】①秀:指禾類植物開花。又引申而泛指草木開花?!咀g文】再往北三十里,是座牛首山。山中生長著一種草,名稱是鬼草,葉子像葵菜葉卻是紅色莖干,開的花像禾苗吐穗時的花絮,服食它就能使人無憂無慮。勞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潏水,水中有很多飛魚,形狀像一般的鯽魚,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痔瘡和痢疾。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谷)[榖(g^u)]。有獸焉,其狀如貍①,而白尾,有鬣(li6),名曰胐胐(p6i p6i),養(yǎng)之可以已憂。
【注釋】①貍:俗稱野貓,似狐貍而小一些,身肥胖而短一點。
【譯文】再往北四十里,是座霍山,這里到處是茂密的構(gòu)樹。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卻長著白尾巴,脖子上有鬃毛,名稱是胐胐,人飼養(yǎng)它就可以消除憂愁。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zh1n)棘①。
【注釋】①薝棘:不詳何種植物。
【譯文】再往北五十二里,是座合谷山,這里到處是薝棘。
又北三十五里,曰陰山,多礪(l0)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sh&)①,食之已聾。
【注釋】①菽:本義是指大豆,引申為豆類的總稱。
【譯文】再往北三十五里,是座陰山,多的是粗磨石、色彩斑斕的漂亮石頭。少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山中有茂密的雕棠樹,葉子像榆樹葉卻呈四方形,結(jié)的果實像紅豆,服食它就能治愈人的耳聾病。又東四百里,曰鼓鐙(d5ng)之山,多赤銅。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
【譯文】再往東四百里,是座鼓鐙山,有豐富的黃銅。山中有一種草,名稱是榮草,葉子與柳樹葉相似,根莖與雞蛋相似,人吃了它就能治愈風痹病。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于鼓鐙(d5ng)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禮:毛,太牢之具,縣(xu2n)以吉玉①。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xu2n)嬰用(桑封)[藻珪]②,瘞(y@)而不糈(x()。(桑封)[藻珪]者②,(桑主)[藻玉]也,方其下而銳其上③,而中穿之加金④。
【注釋】①縣:同“懸”。吉玉:古人往往在人、事、物等有關(guān)詞語前貫以“吉”字,用來表示對其美稱。這里的吉玉就是一種美稱,意思是美好的玉。②藻珪:即用帶有色彩斑紋的玉石制成的玉器。③銳:上小下大。這里指三角形尖角。④據(jù)學者研究,“藻珪者”以下的幾句話,原本是古人的解釋性語句,不知何時竄入正文。因底本如此,今姑仍其舊?!咀g文】總計薄山山系之首尾,自甘棗山起到鼓鐙山止,一共十五座山,途經(jīng)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山,是諸山的宗主,祭祀宗主山山神:在毛物中,用豬、牛、羊齊全的三牲作祭品,再懸掛上吉玉獻祭。祭祀其余十三座山的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羊作祭品,再懸掛上祀神玉器中的藻珪獻祭,祭禮完畢把它埋入地下而不用米祀神。所謂藻珪,就是藻玉,下端呈長方形而上端有尖角,中間有穿孔并加上金飾物。
中次二(經(jīng))[山]濟山之首,曰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lǘ)麋①,其鳥多鹖(h6)②。
【注釋】①閭:就是前文所說的形狀像驢而長著羚羊角的山驢。②鹖:鹖鳥。據(jù)古人說,鹖鳥像野雞而大一些,羽毛青色,長有毛角,天性勇猛好斗,絕不退卻,直到斗死為止。
【譯文】中央第二列山系濟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輝諸山,山上有茂密的桑樹,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山驢和麋鹿,而禽鳥大多是鹖鳥。
又西南二百里,曰發(fā)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d?。┑Z(l0)。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譯文】再往西南二百里,是座發(fā)視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多出產(chǎn)磨石。即魚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譯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豪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而沒有花草樹木。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q@ng),見(xi4n)則其邑大旱。
【譯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鮮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鳴蛇,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著四只翅膀,叫聲如同敲磐的聲音,在哪個地方出現(xiàn)那里就會發(fā)生大旱災。
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ch2i)身①,鳥翼而蛇行②,其音如叱呼,見(xi4n)則其邑大水?!咀⑨尅竣俨颍阂环N兇猛的動物,比狼小一些,體色一般是棕紅,尾巴的末端是黑色,腹部和喉部是白色。②蛇行:蜿蜒曲折地伏地爬行。
【譯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陽山,到處是石頭,沒有花草樹木。陽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形狀是人的面孔卻長著豺一樣的身子,有禽鳥的翅膀卻像蛇一樣地爬行,發(fā)出的聲音如同人在呵斥,在哪個地方出現(xiàn)那里就會發(fā)生水害。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①。有獸焉,其狀如彘(zh@)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l^ng)蚳(ch0),食之不瞇?!咀⑨尅竣俪嚆~:指傳說中的昆吾山所特有的一種銅,色彩鮮紅,如同赤火一般。用這里生產(chǎn)的赤銅所制做的刀劍,是非常鋒利的,切割玉石如同削泥一樣。所謂神奇的昆吾之劍,就是由這種銅打造的?!咀g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昆吾山,山上有豐富的赤銅。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豬卻長著角,發(fā)出的聲音如同人號啕大哭,名稱是蚳,吃了它的肉就會使人不做惡夢。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ji1n)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名曰芒(w4ng)草①,可以毒魚。
【注釋】①芒草:又作莽草、草,也可單稱為芒,一種有毒性的草,與另一種類似于茅草而大一些的芒草是同名異物。可能芒草長得高大如樹,所以這里稱它為樹木,其實是草。
【譯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葌山。葌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山上盛產(chǎn)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chǎn)石青、雄黃。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棠梨樹而葉子是紅色的,名稱是芒草,能夠毒死魚。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無草木而多水。
【譯文】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是座獨蘇山,這里沒有花草樹木而到處是水流。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蔓渠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小竹叢。伊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洛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馬腹,形狀是人一樣的面孔虎一樣的身子,發(fā)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凡濟山之首,自輝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鳥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x()。
【譯文】總計濟山山系之首尾,自輝諸山起到蔓渠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經(jīng)一千六百七十里。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人的面孔鳥的身子。祭祀山神要用毛物作祭品,再用一塊吉玉,把這些投向山谷而不用米祀神。
中次三(經(jīng))[山]萯(b6i)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y()琈之玉,其陰多赭(zh7)、黃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茜(qi4n)如舉①。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xi4n)則其邑大水。
【注釋】①茜:茜草,一種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是黃紅色,可作染料。舉:即櫸柳,落葉喬木,生長得又快又高大,木材堅實,用途很廣?!?br>【譯文】中央第三列山系萯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敖岸山,山南面多出產(chǎn)琈玉,山北面多出產(chǎn)赭石、黃金。天神熏池住在這里。這座山還常常生出美玉來。從山上向北可以望見奔騰的黃河和蔥郁的叢林,它們的形狀好像是茜草和櫸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白鹿卻長著四只角,名稱是夫諸,在哪個地方出現(xiàn)那里就會發(fā)生水災。 
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①。北望河曲,是多(駕)[鴐(ji1)]鳥②。南望墠(ti2n)渚,禹父之所化③,是多仆累、蒲盧④。(sh5n)武羅司之⑤,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⑥,而穿耳以鐻(q*)⑦,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畛(zh7n)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鳥焉,名曰鴢(y3o),其狀如鳧(f*),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葌(ji1n),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g3o)本⑧,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br>【注釋】①密都:隱密深邃的都邑。②鴐鳥:即鴐鵝,俗稱野鵝。③禹父:指大禹的父親鯀(g(n)。相傳禹是夏朝的開國國王。④仆累:即蝸牛,一種軟體動物,棲息于潮濕的地方。蒲盧:一種具有圓形貝殼的軟體動物,屬蛤(g6)、蚌之類。⑤:一說是神鬼,即鬼中的神靈;一說是山神。⑥要:“腰”的本字。⑦鐻:金銀制成的耳環(huán)。⑧藁本:也叫撫芎(xi#ng)、西芎,一種香草,根莖含揮發(fā)油,可作藥用?!?br>【譯文】再往東十里,是座青要山,確實是天帝的密都。從青要山上向北可以望見黃河的彎曲處,這里有許多野鵝。從青要山向南可以望見墠渚,是大禹的父親鯀變化成為黃熊的地方,這里有很多蝸牛、蒲盧。山神武羅掌管著這里,這位山神的形貌是人的面孔卻渾身長著豹子一樣的斑紋,細小的腰身潔白的牙齒,而且耳朵上穿掛著金銀環(huán),發(fā)出的聲音像玉石碰擊作響。這座青要山,適宜女子居住。畛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禽鳥,名稱是鴢,形狀像野鴨子,青色的身子卻是淺紅色的眼睛深紅色的尾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多生孩子。山中生長著一種草,形狀像蘭草,卻是四方形的莖干黃色的花朵、紅色的果實,根部像藁本的根,名稱是荀草,服用它就能使人的膚色潔白漂亮?!?br>又東十里,曰騩(gu9)山,其上有美棗,其陰有(y()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飛魚①,其狀如豚(t*n)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②。 
【注釋】①飛魚:與上文所述飛魚的形狀不同,當為同名異物。②兵:指兵器的鋒刃?!?br>【譯文】再往東十里,是座騩山,山上盛產(chǎn)味道甜美的棗子,山北陰面還盛產(chǎn)琈玉。正回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生長著許多飛魚,形狀像小豬卻渾身是紅色斑紋,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怕打雷,還可以辟兵器。又東四十里,曰宜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荊]之木①。滽滽(r¥ngr¥ng)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黃貝。
【注釋】①蔓荊:一種灌木,長在水邊,苗莖蔓延,高一丈多,六月開紅白色花,九月結(jié)成的果實上有黑斑,冬天則葉子凋落。
【譯文】再往東四十里,是座宜蘇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有繁茂的蔓荊。滽滽水從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黃色的貝。
又東二十里,曰和山,其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①。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②,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b6i)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注釋】①都:匯聚。②吉神:對神的美稱,即善神的意思。
【譯文】再往東二十里,是座和山,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而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確實是黃河中的九條水源所匯聚的地方。這座山盤旋回轉(zhuǎn)了五層,有九條水從這里發(fā)源,然后匯合起來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蒼玉。吉神泰逢主管這座山,他的形貌像人卻長著虎一樣的尾巴,喜歡住在萯山向陽的南面,出入時都有閃光。泰逢這位吉神能興起風云。凡萯(b6i)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熏池、武羅皆一牡(m()羊副(p@)①,嬰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雞瘞(y@)之。糈(x()用稌(t*)。
【注釋】①副:裂開,剖開?!咀g文】總計萯山山系之首尾,自敖岸山起到和山止,一共五座山,途經(jīng)四百四十里。祭祀諸山山神:泰逢、熏池、武羅三位神都是把一只公羊劈開來祭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其余二位山神是用一只公雞獻祭后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中次四(經(jīng))[山]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汵](j9n)石①。
【注釋】①汵石:一種柔軟如泥的石頭。
【譯文】中央第四列山系厘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鹿蹄山,山上盛產(chǎn)玉,山下盛產(chǎn)金。甘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汵石。
西五十里,曰扶豬之山,其上多礝(ru3n)石①。有獸焉,其狀如貉(h6)而人目②,其名曰貉(y0n)。虢(gu¥)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瓀(ru3n)石③。
【注釋】①礝:也寫成“碝”、“瓀”。礝石是次于玉一等的美石。白色的礝石如冰一樣透明,而水中的礝石是紅色的。②貉:也叫狗獾,是一種野獸。外形像狐貍而體態(tài)較肥胖,尾巴較短,尾毛蓬松,耳朵短而圓,兩頰有長毛,體色棕灰。③瓀石:就是礝石。
【譯文】往西五十里,是座扶豬山,山上到處是礝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貉卻長著人的眼睛,名稱是。虢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礝石。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其陽多玉,其陰多蒐(s#u)①。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x9)渠。滽滽(r¥ngr¥ng)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獸焉,名曰(ji6),其狀如獳(n^u)犬而有鱗②,其毛如彘(zh@)鬣(li6)?!咀⑨尅竣偕L:即茅蒐,現(xiàn)在稱作茜(qi4n)草。它的根是紫紅色,可作染料,并能入藥。②獳犬:發(fā)怒樣子的狗。
【譯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厘山,山南面有很多玉石,山北面有茂密的茜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全身青黑色,發(fā)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名稱是犀渠。滽滽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伊水。這里還有一種野獸,名稱是,形狀像獳犬卻全身有鱗甲,長在鱗甲間的毛像豬鬃一樣。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谷)[榖(g^u)],多涂石①,其上多(y()琈之玉。
【注釋】①涂石:就是上文所說的汵石,石質(zhì)如泥一樣柔軟。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箕尾山,有茂密的構(gòu)樹,盛產(chǎn)涂石,山上還有許多琈玉。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xi2n)羊。有木焉,其狀如樗(ch&),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b2)①,可以毒魚。
【注釋】①茇:學者認為“茇”可能是“芫”的誤寫。芫即芫華,也叫芫花,是一種落葉灌木,春季先開花,后生葉,花蕾可入藥,根莖有毒性。
【譯文】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柄山,山上盛產(chǎn)玉,山下盛產(chǎn)銅。滔雕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洛水。山中有許多羬羊。山中還有一種樹木,形狀像臭椿樹,葉子像梧桐葉而結(jié)出帶莢的果實,名稱是茇,是能毒死魚的。
又西二百里,曰白邊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白邊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chǎn)石青、雄黃。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魚。有草焉,其狀如蘇而赤華①,名曰葶(t0ng)苧(n@ng),可以毒魚。
【注釋】①蘇:即紫蘇,又叫山蘇,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干呈方形,葉子紫紅色。枝、葉、莖、果都可作藥用。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熊耳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樹,山下是茂密的棕樹。浮濠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還有很多人魚。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蘇草而開紅花,名稱是葶苧,是能毒死魚的。
又西三百里,曰牡(m()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m6i)。其獸多(zu¥)牛、羬(xi2n)羊,鳥多赤鷩(b9e)①。
【注釋】①赤鷩:即鷩雉,也叫錦雞,像野雞而小一些,冠子羽毛都很美,五色艷麗。和上文所說的赤鷩同屬野雞的種類,形狀大同小異,故名稱上也往往混同。
【譯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牡山,山上到處是色彩斑斕的漂亮石頭,山下到處是竹箭、竹之類的竹叢。山中的野獸以牛、羬羊最多,而禽鳥以赤鷩最多。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hu1n)舉之山。雒(lu^)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①。此二山者,洛間也。【注釋】①其中:指玄扈山中。據(jù)《水經(jīng)注·洛水》,知玄扈水發(fā)源于玄扈山??梢姡颂幨怯惺∥牡?。馬腸:即上文所說的怪獸馬腹,人面虎身,叫聲如嬰兒哭,吃人?!咀g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讙舉山。雒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北流入玄扈水。玄扈山中生有很多馬腸這樣的怪物。在讙舉山與玄扈山之間,夾著一條洛水。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x(),以采衣(y@)之①。
【注釋】①衣:用作動詞,穿的意思。這里是包裹的意思。
【譯文】總計厘山山系之首尾,自鹿蹄山起到玄扈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經(jīng)一千六百七十里。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面孔而獸的身子。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白色雞獻祭,祀神不用米,用彩色帛把雞包裹起來。
中次五(經(jīng))[山]薄山之首,曰茍(床)[林]之山,無草木,多怪石。
【譯文】中央第五列山系薄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茍林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
東三百里,曰首山,其陰多(谷)[榖](g^u)、柞(zu^)①,其草多(zh*)、芫②。其陽多(y()琈之玉,木多槐。其陰有谷,曰機谷,多(d@)鳥,其狀如梟(xi1o)而三目,有耳,其音如(錄)[鹿],食之已墊③。
【注釋】①柞:柞樹,也叫蒙子樹、鑿刺樹、冬青,常綠灌木,初秋開花,雌雄異株,花小,黃白色,漿果小球形,黑色。②:即山薊,是一種可作藥用的草,又分為蒼術(shù)(zh*)、白術(shù)(zh*)二種。蒼術(shù)是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可以入藥。白術(sh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可以入藥。芫:即芫華,其實是落葉灌木,因樹形矮小,被看作草?;梢运幱?,根可以毒死魚。③墊:一種因低下潮溫而引發(fā)的疾病。
【譯文】往東三百里,是座首山,山北面有茂密的構(gòu)樹、柞樹,這里的草以草、芫華居多。山南面盛產(chǎn)琈玉,這里的樹木以槐樹居多。這座山的北面有一峽谷,叫做機谷,峽谷里有許多鳥,形狀像貓頭鷹卻長著三只眼睛,還有耳朵,發(fā)出的聲音如同鹿鳴叫,人吃了它的肉就會治好濕氣病。
又東三百里,曰縣(zh&)之山,無草木,多文石?!咀g文】再往東三百里,是座縣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色彩斑斕的漂亮石頭。
又東三百里,曰蔥聾之山,無草木,多(b4ng)石①。
【注釋】①石:即玤石,是次于玉石一等的石頭。

【譯文】再往東三百里,是座蔥聾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
東北五百里,曰條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sh2o)藥、(m6n)冬①。
【注釋】①芍藥: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開花,與牡丹花相似,可供觀賞,而根莖可以入藥。冬:俗作門冬,有兩種,一是麥門冬,也叫沿階草,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常膨大成紡錘形,可以作藥用;二是天門冬,也叫天冬草,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地下有簇生紡錘形肉質(zhì)塊根,可以作藥用。
【譯文】往東北五百里,是座條谷山,這里的樹木大多是槐樹和桐樹,而草大多是芍藥、門冬草。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陰多蒼玉,其陽有井①,冬有水而夏竭。
【注釋】①井:井是人工開挖的,泉是自然形成的,而本書記述的山之所有皆為自然事物,所以,這里的井當是指泉眼下陷而低于地面的水泉,形似水井,故稱。
【譯文】再往北十里,是座超山,山北面到處是蒼玉,山南面有一眼水泉,冬天有水而到夏天就干枯了。
又東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ch&n)木①,其草多(芃)[艽](ji1o)②。
【注釋】①櫄木:據(jù)古人說,這種樹與高大的臭椿樹相似,樹干可以作車轅。②艽:就是秦艽,一種可作藥用的草。
【譯文】再往東五百里,是座成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櫄樹,這里的草以秦艽居多。又東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堊(6)?!咀g文】再往東五百里,是座朝歌山,山谷里多出產(chǎn)優(yōu)良堊土。
又東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錫①。
【注釋】①錫:這里指天然錫礦石,而非提煉的純錫。以下同此。
【譯文】再往東五百里,是座槐山,山谷里有豐富的金和錫。
又東十里,曰歷山,其木多槐,其陽多玉。
【譯文】再往東十里,是座歷山,這里的樹大多是槐樹,山南面多出產(chǎn)玉石。
又東十里,曰尸山,多蒼玉,其獸多麖①(j9ng)。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注釋】①麖:鹿的一種,體型較大。
【譯文】再往東十里,是座尸山,到處是蒼玉,這里的野獸以麖居多。尸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優(yōu)良玉石。
又東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谷)[榖](g^u)柞(zu^),無石。余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洛。
【譯文】再往東十里,是座良余山,山上有茂密的構(gòu)樹和柞樹,沒有石頭。余水從良余山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黃河;乳水從良余山南麓流出,然后向東南流入洛水。
又東南十里,曰蠱(g()尾之山,多礪(l0)石、赤銅。龍余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
【譯文】再往東南十里,是座蠱尾山,盛產(chǎn)粗磨石、黃銅。龍余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南流入洛水。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谷)[榖(g^u)]、柞(zu^)、棘,其草多薯(sh()(y))蕙①,多寇脫②。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xu2n)玉③。
【注釋】①薯:也叫山藥。它的塊莖不僅可以食用,并且可作藥用。蕙:一種香草。②寇脫:古人說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草,有一丈多高,葉子與荷葉相似,莖中有瓤,純白色。③璇玉:古人說是質(zhì)料成色比玉差一點的玉石。
【譯文】再往東北二十里,是座升山,這里的樹以構(gòu)樹、柞樹、酸棗樹居多,而草以山藥、惠草居多,還有茂密的寇脫草。黃酸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璇玉。
又東二十里,曰陽虛之山,多金,臨于玄扈之水?!咀g文】再往東二十里,是座陽虛山,盛產(chǎn)金,陽虛山臨近玄扈水。
凡薄山之首,自茍林之山至于陽虛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zh%ng)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sh6n)也①,其祠用稌(t*)、黑犧太牢之具、(ni6)釀②;干儛③,置鼓;嬰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雞于下,刉(j9)一牝(p@n)羊④,獻血。嬰用吉玉,采之,饗之。
【注釋】①:神靈。②釀:,俗作“”。酒曲,釀酒用的發(fā)酵劑。釀就是用曲釀造的醴(l?。┚啤_@里泛指美酒。③干儛:古代在舉行祭祀活動時跳的一種舞蹈。干,即盾牌,是古代一種防御性兵器。儛,同“舞”。干儛就是手拿盾牌起舞,表示莊嚴隆重。④刉:亦作“刏”。劃破,割。
【譯文】總計薄山山系之首尾,自茍林山起到陽虛山止,一共十六座山,途經(jīng)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諸山的宗主,祭祀升山山神的典禮:在毛物中用豬、牛、羊齊全的三牲作祭品,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首山,是神靈顯應的大山,祭祀首山山神用稻米、整只黑色皮毛的豬、牛、羊、美酒;手持盾牌起舞,擺上鼓并敲擊應和;祀神的玉器用一塊玉璧。尸水,是上通到天的,要用肥壯的牲畜作祭品獻祭;用一只黑狗作祭品供在上面,用一只母雞作祭品供在下面,殺一只母羊,獻上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并用彩色帛包裝祭品,請神享用。中次六(經(jīng))[山]縞(g3o)羝(d0)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zh6)蟲①,實惟蜂、蜜之廬②。其祠之,用一雄雞,禳(r2ng)而勿殺③。
【注釋】①螫蟲:指一切身上長有毒刺能傷人的昆蟲。②蜜:也是一種蜂。③禳:祭祀祈禱神靈以求消除災害?!咀g文】中央第六列山系縞羝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平逢山,從平逢山上向南可以望見伊水和洛水,向東可以望見谷城山,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沒有水,到處是沙子石頭。山中有一山神,形貌像人卻長著兩個腦袋,叫做驕蟲,是所有螫蟲的首領,也確實是各種蜜蜂聚集做巢的地方。祭祀這位山神,用一只公雞作祭品,在祈禱后放掉而不殺。
西十里,曰縞(g3o)羝(d0)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咀g文】往西十里,是座縞羝山,沒有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又西十里,曰廆(gu9)山,多(y()琈之玉。其陰有谷焉,名曰雚(gu4n)谷,其木多柳、楮(ch(),其中有鳥焉,狀如山雞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hu@),名曰鸰(l0ng)(y4o),其鳴自呼,服之不瞇。交觴(sh1ng)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俞隨之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谷水?!咀g文】再往西十里,是座廆山,山上盛產(chǎn)浮玉。在這座山的陰面有一道峽谷,叫做雚谷,這里的樹木大多是柳樹、構(gòu)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野雞卻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身上通紅如火卻是青色嘴巴,名稱是鸰,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惡夢。交觴水從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洛水;俞隨水從這座山的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文石。(xi6)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少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谷水。
【譯文】再往西三十里,是座瞻諸山,山南面盛產(chǎn)金屬礦物,山北面盛產(chǎn)帶有花紋的漂亮石頭。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南流入洛水;少水從這座山的北麓流出,然后向東流入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婁涿(zhu#)之山,無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洛;陂(b5i)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z?。┦?、文石?!咀g文】再往西三十里,是座婁涿山,沒有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瞻水從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東流入洛水;陂水從這座山的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紫顏色的石頭、帶有花紋的漂亮石頭。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菟鲇谄潢?,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澗水出于其陰,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m6i)石、櫨丹①。
【注釋】①麋石:麋,通“眉”,眉毛。麋石即畫眉石,一種可以描飾眉毛的礦石。櫨丹:櫨,通“盧”。盧是黑色的意思。盧丹即黑丹沙,一種黑色礦物。
【譯文】 再往西四十里,是座白石山?;菟畯陌资降哪下戳鞒?,然后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澗水從白石山的北麓流出,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畫眉石、黑丹沙。
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榖(g^u)],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綠①?!咀⑨尅竣俦叹G:據(jù)學者研究,可能指現(xiàn)在所說的孔雀石,色彩艷麗,可以制做裝飾品和綠色涂料?!咀g文】再往西五十里,是座谷山,山上是茂密的構(gòu)樹,山下是茂密的桑樹。爽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孔雀石。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鐵。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龜,其狀鳥首而鱉尾,其音如判木。無草木。
【譯文】再往西七十二里,是座密山,山南面盛產(chǎn)玉,山北面盛產(chǎn)鐵。豪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旋龜,形狀像鳥一樣的頭而鱉一樣的尾巴,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劈木頭聲。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
又西百里,曰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鳴石①。
【注釋】?、嬴Q石:古人說是一種青色玉石,撞擊后發(fā)出巨大鳴響,七八里以外都能聽到,屬于能制做樂器的磬石之類。
【譯文】 再往西一百里,是座長石山,沒有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這座山的西面有一道峽谷,叫做共谷,生長許多竹子。共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南流入洛水,水中多產(chǎn)鳴石。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無草木,多瑤、碧。厭染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其西有林焉,名曰墦(f1n)冢(zh%ng)。谷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其中多珚(y1n)玉①。
【注釋】?、佾娪瘢河竦囊环N。
【譯文】再往西一百四十里,是座傅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之類的美玉。厭染水從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人魚。這座山的西面有一片樹林,叫做墦冢。谷水從這里流出,然后向東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珚玉。
又西五十里,曰橐(tu#)山,其木多樗(ch&),多(b6i)木①,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鐵,多蕭②。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脩辟之魚,狀如黽(m7ng)而白喙(hu@)③,其音如鴟(ch9),食之已白癬。
【注釋】①木:古人說這種樹在七、八月間吐穗,穗成熟后,像似有鹽粉沾在上面。②蕭:蒿草的一種。③黽:青蛙的一種。
【譯文】再往西五十里,是座橐山,山中的樹木大多是臭椿樹,還有很多樹,山南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面有豐富的鐵,還有茂密的蕭草。橐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脩辟魚,形狀像一般的蛙卻長著白色嘴巴,發(fā)出的聲音如同鷂鷹鳴叫,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白癬病。
又西九十里,日常烝(zh5ng)之山,無草木,多堊。潐(qi2o)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菑(z9)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譯文】再往西九十里,是座常烝山,沒有花草樹木,有多種顏色的堊土。潐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蒼玉。菑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枏(n2n),多竹箭,其獸多(zu¥)牛、羬羊,其鳥多[赤]鷩(bi5),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y1n)玉。
【譯文】 再往西九十里,是座夸父山,山中的樹木以棕樹和楠木樹最多,還有茂盛的小竹叢,山中的野獸,以牛、羬羊最多,而禽鳥以赤鷩最多,山南面盛產(chǎn)玉,山北面盛產(chǎn)鐵。這座山北面有一片樹林,叫做桃林,這片樹林方圓三百里,林子里有很多馬。湖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多出產(chǎn)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薯,多苦辛,其狀如(xi1o)①,其實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瘧(nü6)。楊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門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s))。(j0)姑之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門水,其上多銅。門水(出)[至]于河,七百九十里入(lu^)水。
【注釋】?、伲和伴薄?。楸樹是落葉喬木,樹形高大,樹干端直。夏季開花,子實可作藥用,主治熱毒及各種瘡疥。
【譯文】再往西九十里,是座陽華山,山南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面盛產(chǎn)石青、雄黃,山中的草以山藥最多,還有茂密的苦辛草,形狀像楸木,結(jié)的果實像瓜,味道是酸中帶甜,人服食它就能治愈瘧疾。楊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人魚。門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黑色磨石。姑水從陽華山北麓流出,然后向東流入門水,姑水兩岸山間有豐富的銅。從門水到黃河,流經(jīng)七百九十里后注入水。
凡縞(g3o)羝(d0)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陽華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①,以六月祭之,如諸岳之祠法,則天下安寧。
【注釋】①岳:高大的山?!咀g文】 總計縞羝山山系之首尾,自平逢山起到陽華山止,一共十四座山,途經(jīng)七百九十里。有大山岳在這一山系中,在每年六月祭祀它,一如祭祀其它山岳的方法,那么天下就會安寧。
中次七(經(jīng))[山]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①,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也,服之不蠱(g()。有草焉,其狀如蓍(sh@)②,赤葉而本叢生,名曰夙(s))條,可以為簳(g3n)③。
【注釋】①帝臺:神人之名。棋:指博棋,古時一種游戲用具。②蓍:蓍草,又叫鋸齒草,蚰蜒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葉互生,長線狀披針形。古人取蓍草的莖作占筮之用。③簳:小竹子,可以做箭桿。
【譯文】 中央第七列山系苦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休與山。山上有一種石子,是神仙帝臺的棋,它們有五種顏色并帶著斑紋,形狀與鵪鶉蛋相似。神仙帝臺的石子,是用來禱祀百神的,人佩帶上它就會不受邪毒之氣侵染。休與山還有一種草,形狀像一般的蓍草,紅色的葉子而根莖連結(jié)叢生在一起,名稱是夙條,可以用來做箭桿?!?br>東三百里,曰鼓鐘之山,帝臺之所以觴(sh1ng)百神也①。有草焉,方莖而黃華,員葉而三成②,其名曰焉酸,可以為毒③。其上多礪(l0),其下多砥(d?。?。
【注釋】①觴:向人敬酒或自飲。這里指設酒席招待。②成:重,層。③為毒:除去毒性物質(zhì)。
【譯文】往東三百里,是座鼓鐘山,神仙帝臺正是在此演奏鐘鼓之樂而宴會諸位天神的。山中有一種草,方形的莖干上開著黃色花朵,圓形的葉子重迭為三層,名稱是焉酸,可以用來解毒。山上多出產(chǎn)粗磨石,山下多出產(chǎn)細磨石。
又東二百里,曰姑媱(y2o)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y2o)草,其葉胥(x&)成①,其華黃,其實如菟(t*)丘②,服之媚(m6i)于人③。
【注釋】①胥:相與,皆。②菟丘:即菟絲子,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植物,莖細柔,呈絲狀,橙黃色,夏秋開花,花細小,白色,果實扁球形。③媚于人:這里指女子以美色討人歡心。媚是喜愛的意思。
【譯文】 再往東二百里,是座姑媱山,天帝的女兒就死在這座山,她的名字叫女尸,死后化成了草,葉子都是一層一層的,花兒是黃色的,果實與菟絲子的果實相似,女子服用了就能使她漂亮而討人喜愛。
又東二十里,曰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豚(t*n)],赤若丹火,善詈(l@)①。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員葉,其實如蘭,服之不字②。有草焉,員葉而無莖,赤華而不實,名曰無條③,服之不癭。
【注釋】 ①詈:罵,責罵。②字:懷孕,生育。③無條:與上文所述無條草的形狀不一樣,屬同名異物。
【譯文】 再往東二十里,是座苦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山膏,形狀像普通的小豬,身上紅得如同丹火,喜歡罵人。山上有一種樹木,名稱是黃棘,黃色花而圓葉子,果實與蘭草的果實相似,女人服用了它就不生育孩子。山中又有一種草,圓圓的葉子而沒有莖干,開紅色花卻不結(jié)果實,名稱是無條,服用了它就能使人的脖子不生長肉瘤。
又東二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風雨。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bi1n),方莖而葵狀,服者不(y5)①。
【注釋】①:食物塞住咽喉。
【譯文】再往東二十七里,是座堵山,神人天愚住在這里,所以這座山上時常刮起怪風下起怪雨。山上生長著一種樹木,名稱是天楄,方方的莖干而像葵菜形狀,服用了它就能使人吃飯不噎住。又東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蒼玉。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譯文】再往東五十二里,是座放皋山。明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蒼玉。山中有一種樹木,葉子與槐樹葉相似,開黃色花卻不結(jié)果實,名稱是蒙木,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糊涂。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蜜蜂,長著分叉的尾巴和倒轉(zhuǎn)的舌頭,喜歡呼叫,名稱是文文。
又東五十七里,曰大(k()之山,多(y()琈之玉,多麋玉①。有草焉,其狀葉如榆,方莖而蒼傷②,其名曰牛傷③,其根蒼文,服者不厥④,可以御兵。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
【注釋】①麋玉:據(jù)古人說,可能就是瑂玉,一種像玉的石頭。②蒼傷:就是蒼刺,即青色的棘刺。③牛傷:如同說牛棘。④厥:古代中醫(yī)學上指昏厥或手腳逆冷的病癥,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腳僵硬冰冷。
【譯文】再往東五十里,是座大山,盛產(chǎn)琈玉,還有許多麋玉。山中有一種草,葉子與榆樹葉相似,方方的莖干上長滿刺,名稱是牛傷,根莖上有青色斑紋,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得昏厥病,還能辟兵器。狂水從這座山的南麓流出,向西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長著三只腳的龜,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大病,還能消除癰腫。
又東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①,其高丈余,赤葉赤華,華而不實,其名曰嘉榮,服之者不[畏]霆②。來需之水出于其陽,而西流注于伊水,其中多(l*n)魚,黑文,其狀如鮒(f)),食者不睡。合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