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

  • 拼音sān wá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湯﹑周武王?!豆攘簜鳎[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范寧注:三王,謂夏﹑殷﹑周也。夏后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會。(2)夏禹﹑商湯﹑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趙岐注: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是也。(3)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湯復于湯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羈于王門;越王棲于會稽,秦穆公敗于崤塞,齊桓公遇賊,晉文公出走,故三王資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3.王姓三名人之合稱。(1)漢之王奉光﹑王商﹑王鳳?!稘h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宣﹑元﹑成﹑哀外戚興者,許﹑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將。顏師古注:三王,謂邛成侯及商﹑鳳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漢之王尊﹑王章﹑王駿?!稘h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趙廣漢﹑張敞﹑王尊﹑王章,至駿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趙﹑張,后有三王。晉潘岳《西征賦》:趙張三王之尹京,定國釋之之聽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缎绿茣醌憘鳌罚憨z王方翼﹞子珣,字伯玉,與兄玙﹑弟瑨以文學稱,時號三王。4.(4)唐之王勃﹑王緒

國語詞典

  1. 夏、商、周三代開國君王。一說夏禹、商湯、周文王;一說夏禹、商湯、文王、武王。
    1. 《文選.賈誼.過秦論》:「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
    2. 宋.歐陽修〈縱囚論〉:「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li>

網(wǎng)絡解釋

  1. 三王 (古代人類始祖)
    1.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湯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稱。如,《舊唐書·列傳·鄭畋》:“代有忠貞之士,力為匡復之謀。我國家應五運以承乾,躡三王之垂統(tǒng),綿區(qū)飲化,匝宇歸仁?!?/li>
    2. 三王常和五帝并稱“五帝三王”,也常和堯、舜并稱“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稱“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諫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卑拙右住杜c元九書》:“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為大柄,決此以為大竇?!薄抖Y記》云:“三皇禪奕奕,謂盛德也。五帝禪亭亭,特立獨起于身也。三王禪梁甫,連延不絕,父沒子繼也。”

“三王”單字解釋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思?!}其口。 3.姓。...
:[wáng] 1.君主;最高統(tǒng)治者:君~。國~。女~。 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爵。親~?!睢?3.首領;頭目:占山為~。擒賊先擒~。 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蟻~?!?..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