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
- 拼音běi yà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國名。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北省薊縣一帶。2.國名。指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韓廣重建之燕國。3.太平天國謂清朝的京城。
外語翻譯
- 英語:Northern Yan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409-436)
- 德語:Nrdliche Yan
國語詞典
- 朝代名。(西元409~436)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馮跋所建,據(jù)有今熱河境。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北燕 (五胡十六國時期政權(quán))
- 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化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quán)。
- 407年,馮跋滅后燕,擁立高云(慕容云)為天王,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
- 409年,慕容云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遼寧省義縣)。據(jù)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
- 436年被北魏所滅。
- 因其都龍城,又名黃龍,故南朝宋稱其為黃龍國。也有史書因其地處東北地區(qū)南部,又稱其為東燕,但較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