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陀
- 拼音tóu tuó
- 注音ㄊㄡˊ ㄊㄨㄛˊ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梵dhūta;mendicant Buddhist monk]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又作“馱都、杜多、杜荼”
國語詞典
- 佛教用語。指修習(xí)十二種苦行的比丘為梵語dhūta的音譯。意譯為修治、搖振、棄除。
- 也稱為「杜多」、「杜荼」。
- 習(xí)俗上又將行腳乞食的出家人稱為「頭陀」。此僧人通常還保留有部分的頭發(fā)。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頭陀
- 頭陀:佛教用語
- 頭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頭陀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