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 拼音fù z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莖作四棱,葉掌狀,如艾。秋月開花,若僧鞋,俗稱僧鞋菊。葉莖有毒,根尤劇,含***,性大熱,味辛,可入藥。對虛脫﹑水腫﹑霍亂等有療效。
外語翻譯
- 英語: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i)
- 德語:Eisenhut-Knollen (S)
國語詞典
- 植物名。烏頭科附子屬,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塊根,莖高一公尺余。葉質(zhì)厚,掌狀深裂達基部。秋日開花,萼五片,紫碧色,呈帽狀;花瓣二片。因附烏頭而生,因以得名。一般供觀賞用。可入藥,用時如未經(jīng)炮制直接使用,會造成心臟痲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附子 (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xí)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fēng)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