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下
- 拼音mén xià
- 注音ㄇㄣˊ ㄒㄧㄚˋ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門客
- 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又如:門下有毛遂。門下二十人
- [disciple]∶門生;弟子
- [your]∶敬辭,稱對方
- 竊為門下憂之
- 門庭之下 [be one's disciple]
- 寄食門下。——《戰(zhàn)國策·齊策四》
- 比門下之客。
- 比門下之車客。
- 問門下諸客。
國語詞典
- 拜某人為師,成為某人的弟子。
-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學監(jiān)拿了他三張銀票,回去見了王總教,先探口氣,說他同鄉(xiāng)某人,怎樣仰慕,怎樣孝敬,要拜投門下的意 思?!?/li>
- 投靠世族的食客。
- 《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li>
- 《三國演義.第六回》:「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巨萬?!?/li>
- 職官名。南朝齊時,稱侍中為「門下」。
- 對人的敬稱。
- 《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得門下做個盟主,可擇日便離開,沿途殺掠回去。」
-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第四出》:「門下其聲甚清,其韻又美?!?/li>
網(wǎng)絡解釋
- 門下
- 門下,本為門庭之下的意思。古代從皇帝到郡縣長吏,均可適用。侍中等官本管皇帝門下眾事,后形成官署門下省。漢、魏、晉、南北朝的州、郡、縣長官的屬吏,均綱紀(功曹、五官掾等)以地位較高另列外,統(tǒng)稱門下諸吏。其中有門下吏者,簡稱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