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琴
- 拼音wú shēng qí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即無弦琴。語本《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網絡解釋
- 無聲琴
- 詞目:無聲琴
- 拼音:wú shēnɡ qín
- 解釋:即無弦琴。陶淵明不解音律,卻放置了一張無弦的不加裝飾的琴,每逢飲酒聚會,便撫弄一番來表達其中情 趣。后用以為典,有閑適歸隱之意。
“無聲琴”單字解釋
聲:1.物體振動所發(fā)出的音響:鑼~。大~。 2.說話;語言:不~不響。呼~。 3.宣布;陳述:~明?!憽?4.名譽:~望。名~。 5.聲母:~韻。雙~。 6.聲調:第一~。去~。 7.量詞。...
無:[wú] 1.沒有(跟“有”相對):從~到有?!a階級。有則改之,~則加勉。 2.不:~論?!?。 3.不論:事~大小,都有人負責。 4.同“毋”。 5.姓。 [mó] 見【南無】。...
琴:1.某些樂器的統(tǒng)稱。如胡琴、提琴、鋼琴等。 2.古琴。撥弦樂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張弦七根,一邊有十三徽。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撥彈。發(fā)音清幽。多用于獨奏或琴簫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