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抗爭
- 拼音èr yuè kàng zhē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967年2月,周恩來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領(lǐng)導(dǎo)人,對“文革”的錯誤作法提出尖銳的批評。圍繞“文革”要不要黨的領(lǐng)導(dǎo),應(yīng)不應(yīng)將老干部統(tǒng)統(tǒng)打倒,要不要穩(wěn)定軍隊等重大問題,同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18日,毛澤東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員開會,批評了在懷仁堂會議上提意見的老同志。此后,又被林彪、江青等誣稱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為“二月逆流”平反。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二月抗爭
- 1967年2月,周恩來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領(lǐng)導(dǎo)人,對“文革”的錯誤做法提出尖銳的批評。圍繞“文革”要不要黨的領(lǐng)導(dǎo),應(yīng)不應(yīng)將老干部統(tǒng)統(tǒng)打倒,要不要穩(wěn)定軍隊等重大問題,同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反對派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18日,毛澤東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員開會,批評了在懷仁堂會議上提意見的老同志。此后,又被林彪、江青等誣稱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為“二月逆流”平反。
“二月抗爭”單字解釋
爭: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論。是非之~。 2.力求獲得或達到:為祖國~光。力~上游。 3.競爭;爭奪:~先恐后。只~朝夕。 4.疑問代詞。怎么;如何(見于早期白話):~奈。...
二:1.數(shù)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數(shù):一窮~白。 3.兩樣:不~價。...
抗:1.抵抗;抵擋:頑~?!珵?zāi)?!諔?zhàn)爭。皮大衣舊點兒沒關(guān)系,只要能擋風(fēng)~凍就行。 2.拒絕;抗拒:~命。~稅。 3.對等:~衡。分庭~禮。 4.姓。...
月:1.月球;月亮:~食?!?。賞~。 2.計時的單位,公歷1年分為12個月。 3.每月的:~刊?!a(chǎn)量。 4.形狀像月亮的;圓的:~琴?!?。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