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尺四寸
- 拼音èr chǐ sì cù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漢代一般著作大都寫在一尺左右長的竹簡上,而儒家經(jīng)典則用二尺四寸長的竹簡書寫,因用以指儒家經(jīng)典。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二尺四寸
“二尺四寸”單字解釋
二:1.數(shù)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數(shù):一窮~白。 3.兩樣:不~價。...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姓。 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的“”。見〖工尺〗。...
寸:1.長度單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 2.形容極短或極?。骸?。~進(jìn)。~土?!?。鼠目~光。 3.湊巧:你來得可真~。 4.姓。...
尺:[chǐ] 1.市制長度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尺約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長度和畫圖用的器具:卷~。丁字~。 3.像尺的東西:計算~。 [chě] 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dāng)于簡譜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