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塵
- 拼音fú chén
- 注音ㄈㄨˊ ㄔㄣˊ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horsetail whisk]撣除塵土,后專指撣塵土,驅(qū)蚊蠅的用具
- 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漱盂巾帕。——《紅樓夢》
國語詞典
- 抖落或拂拭塵垢。
- 拂拭塵埃的用具。
- 《紅樓夢.第三回》:「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嗽盂、手帕。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
- 歡迎的宴會。猶洗塵。
- 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今日小官在于私宅,聊備蔬酌,與飛卿拂塵。」
網(wǎng)絡解釋
- 拂塵
- 拂塵,又稱塵拂、拂子、塵尾,是一種于手柄前端附上獸毛(如馬尾、麈尾)或絲狀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掃除塵跡或驅(qū)趕蚊蠅之用。拂塵起源于漢朝時期,最早用于驅(qū)蚊掃灰,在漢魏時期深受士大夫階層喜愛。在道教文化中,拂塵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術(shù)流派更視拂塵為一種武器。佛教傳入中國后,拂塵也被漢傳佛教收為法器,象征掃去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