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
- 拼音xiào dào
- 注音ㄒㄧㄠˋ ㄉㄠˋ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standards of filial piety;Confucian doctrine of filial piety]舊指奉養(yǎng)父母所應(yīng)做到的
- 這家人的幾個孩子都很孝道
外語翻譯
- 英語:filial piety (Confucian virtue), to be a good son or daughter
- 法語:piété filiale, être un bon fils ou une bonne fille
國語詞典
- 孝敬父母親長的精神與原則。
- 《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如書到日,可念劬勞之恩,星夜前來,以全孝道?!?/li>
- 《紅樓夢.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戲吃酒,也并不是二爺有意,原不過陪著父母盡孝道?!?/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孝道 (傳統(tǒng)文化)
-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 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該具有的道德品質(zhì)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