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

  • 拼音wén zh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文華與質樸。
  2. 文字與質地。

國語詞典

  1. 文采和本質。
    1. 《文選.干寶.晉紀總論》:「爰及上代,雖文質異時,功業(yè)不同。」
    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于遷固,非妄譽也?!?/li>

網絡解釋

  1. 文質 (儒學理論術語)
    1. 文質,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它包括“文”與“質”兩個方面。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 文質 (漢語詞匯)
    1. 文質,漢語詞匯。
    2. 拼音:wén zhì
    3. 釋義:1、文華與質樸。2、文字與質地。

“文質”單字解釋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議論~。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職?!潆p全。 6.柔和;不猛烈:~弱?!?..
: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變~。 2.哲學范疇。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該事物并區(qū)別于他事物的規(guī)定性。 3.質料,構成事物的材料:鐵~。流~。 4.產品或工作的優(yōu)劣程度:優(yōu)~鋼。按~論...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