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劇
- 拼音gàn jù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Jiangxi opera]江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弋陽腔發(fā)展而來,現(xiàn)已成為綜合高腔、皮黃、昆曲等多種聲腔的劇種,流行于上饒、景德鎮(zhèn)等地區(qū)
國語詞典
- 流行于江西一帶的戲曲劇種。源于明代弋陽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彈腔和部分昆腔,成為多聲腔劇種。
網(wǎng)絡解釋
- 贛劇
- 贛劇是一個兼唱高腔、亂彈、昆腔及其它曲調的多聲腔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所用方言為贛語。其起源和前身為弋陽腔,為著名的古代四大聲腔之一。弋陽腔饒河班、信河班兩大流派1950年相合,隨后進入省會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贛劇團,弋陽腔于是更名為贛劇。贛劇的彈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其它還包括秦腔、高撥子、浙調、浦江調和文南詞諸腔,其中優(yōu)美動聽的文南詞腔調尤受群眾的歡迎。解放后,贛劇藝術進行改革,整理、改編演出了《梁祝姻緣》、《還魂記》、《竇娥冤》等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贛劇的發(fā)展對對京劇、川劇、湘劇、秦腔等44個劇種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