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子
- 拼音lǎo máo z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舊時對俄國人的蔑稱。
外語翻譯
- 英語:Westerner (esp. a Russian) (derog.)
國語詞典
- 西洋人的通稱。
- 如:「中國總得有點自己的東西,不能老是模仿老毛子的那一套?!?/li>
- 俄國人。
- 如:「清朝的時候,老毛子從我國得了不少土地?!?/li>
- 也稱為「毛子」。
網絡解釋
- 老毛子
- 老毛子(簡稱毛子)是清朝后期開始中國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qū)出現(xiàn)的一個名詞,用以代指俄羅斯人,是中國百姓對于外國侵略者的一種蔑稱。今常用于網絡。由此延伸出烏克蘭(二毛)和白俄羅斯(白毛)。
- 有二分之一俄羅斯血統(tǒng),二分之一中國血統(tǒng)的人則被稱為二毛子。有四分之一俄羅斯血統(tǒng),四分之三中國血統(tǒng)的人則被稱為三毛子,如此類推,不過四毛子之類的說法比較罕見。一部分人認為是俄羅斯人的胸毛濃密,而且長。另一部分人認為是俄羅斯人的體毛濃密,而且長。
- 張西曼《辛亥招募革命騎兵記》:“不過先要照看一下,外面可有打熊獵人或是老毛子(俗稱俄羅斯人)軍隊經過沒有?!蓖踅y(tǒng)照《銀龍的翻身》:“老師,水云觀里新到的是不是外國人?……人家說是老毛子,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