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
- 拼音wén dàn
- 注音ㄨㄣˊ ㄉㄢˋ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亦作文蛋。2.柚的一種。
外語翻譯
- 英語:pomelo
- 德語:Pampelmuse (S)
- 法語:Citrus maxima
國語詞典
- 植物名。蕓香科柑屬,常綠小喬木。枝具短刺,整齊有短柔毛。葉大呈卵形或長橢圓形,初夏梢葉間開白花。果實(shí)稱為「文旦」,冬季成熟,外皮厚,有皺紋,倒卵形或洋梨形,徑約十三公分,果肉白色或紅色,多汁。原產(chǎn)于我國南部,現(xiàn)臺(tái)灣各地均有栽培。
- 也稱為「香欒」、「朱欒」。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文旦 (蕓香科常綠喬木植物)
- 文旦 為蕓香科常綠喬木,高5-10米,葉常綠,每片葉子由一大一小兩片葉片組成,形似葫蘆;花期2-5月,花朵繁多,潔白清香;果實(shí)碩大,扁球形或梨形,最重者可達(dá)3公斤,果皮光滑,綠色或淡黃色。為亞熱帶主要果樹之一,國內(nèi)長江以南各省均廣泛栽培,根、葉及果皮入藥,能消食化痰,理氣散結(jié),花、葉、果皮可提取芳香油。文旦壺,是一種相當(dāng)可愛的壺式,廣為流傳,隨制壺名家之理解,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