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
- 拼音zhài mé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國語詞典
- 以樹枝、木干做成的門。形容樸素簡陋的居所。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埂度龂萘x.第三七回》:「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挂沧鳌覆耢椤?。
- 杜門、閉門。
- 《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于是柴門絕賓客?!?/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柴門 (唐代杜甫詩作)
- 《柴門》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柴門是指用樹枝編扎為門,言其簡陋。也作雜木為門,與朱門相對應(yīng)。收錄于《杜工部集》。
- 柴門 (漢語詞匯)
- 柴門,漢語詞匯。
- 拼音: chái mén
- 釋義:1、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2、.代指貧寒之家;陋室。3、猶杜門,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