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
- 拼音lí yuán x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Liyuan opera]福建南部流行的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
國語詞典
- 流行于大陸地區(qū)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歷史悠久,是宋、元南戲的一個支派。有大、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有上路與下南兩流派。上路多保留宋、元南戲劇目和形式特點,內容以表現(xiàn)古代婦女不幸遭遇居多,表演風格較古樸。下南劇目多為明代傳奇,內容以諷刺和反應社會現(xiàn)實居多,表演風格明快、俐落。小梨園劇目多屬男女愛情與悲歡離合,典雅精美。
網(wǎng)絡解釋
- 梨園戲
-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tǒng)戲曲之一。梨園戲發(fā)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并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qū),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jīng)流行。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qū)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qū)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xiàn),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班社日益減少,范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