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

詞語解釋

  1. 亦作“水菑”。

國語詞典

  1. 因久雨、河水泛濫、融雪或山洪暴發(fā)等因素而造成的災害。
    1. 《谷梁傳.莊公七年》:「秋大水,高下有水災,曰大水?!?/li>
    2. 《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河北連年水災,流民未復。」

網(wǎng)絡解釋

  1. 水災 (水災:詞語)
    1. 水災,漢語詞匯,音shuizai.
    2. 釋義:
    3. 水災泛指洪水泛濫、暴雨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多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災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災,以洪澇災害為主。水災威脅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財產(chǎn)損失,并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不良影響。防治水災雖已成為世界各國保證社會安定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業(yè)。但根除是困難的。至今世界上水災仍是一種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

“水災”單字解釋

: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 2.河流:漢~?;础?。 3.指江、河、湖、...
:1.自然界造成的或人為的禍害:水~。兵~。 2.個人遭遇的禍患:沒病沒~。 3.“菑”,另音zī...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