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膽
- 拼音yǐn dǎ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同嘗膽。2.謂刻苦自勵,志圖復興。語本《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
網絡解釋
- 飲膽
- 飲膽,出自《史記》劵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和《吳越春秋》卷八《勾踐歸國外傳·勾踐七年》。春秋時, 越王勾踐被夫差打敗,在范蠡的勸諫下求和。越王帶領夫人和范蠡去了吳國,夫差叫越王喂馬,范蠡跟著做奴婢工作。夫差每次出巡,越王就為他牽馬,過了兩年,夫差以為他已歸順他,便放越王歸去。越王回去發(fā)誓一定要報此仇,每天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他親自耕種,培養(yǎng)人才,勵精圖治,救濟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