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 拼音bāng zi qiā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the music of some local operas]∶一種伴用梆子來加強節(jié)奏的唱腔
- [bangzi operas]∶以梆子腔演唱的幾種地方戲曲,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通稱
外語翻譯
- 英語:a general term for local operas in Shangxi, Henan, Hebei, Shandong etc, the music of such operas
國語詞典
- 一種地方戲曲腔調(diào)。因演唱時以梆子加強節(jié)奏,故稱為「梆子腔」。起于陜西,盛行于我國北方。音樂風(fēng)格高亢激越,文詞通俗易懂,使戲曲藝術(shù)更加群眾化。
- 簡稱為「梆子」。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梆子腔
- 梆子腔,中國傳統(tǒng)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jié)而得名。陜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是現(xiàn)存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fēng)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陜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ê幽习鹱樱⑸綎|的山東梆子(曹州梆子)、山東的萊蕪梆子等,均屬梆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