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體
- 拼音zhèng shǐ t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三國·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種詩風。因始于魏·齊王·芳·正始年間,故名。這時期老、莊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談,文學創(chuàng)作也深受其影響。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雖然也不免受了當時思潮的影響,但卻能以隱微的方法表現(xiàn)彷徨苦悶的心情,感慨時事,成為這一時期詩歌作品的代表。
國語詞典
- 流行于三國魏正始年間,以嵇康、阮籍等人為代表的詩體。
-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正始體,魏年號,嵇、阮諸公之詩?!?/li>
網(wǎng)絡解釋
- 正始體
- 正始為三國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年號,自公元240年至249年。不過習慣上所說的“正始體”,是指包括正始在內(nèi)的整個曹魏后期(240~265)的文學風貌。
“正始體”單字解釋
體:[tǐ] 1.人、動物的全身:身~?!??!珳亍!|(zhì)?!鳎ㄡt(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魄(體格和精力)。~育?!珶o完膚。 2.身體的一部分:四~。五~投...
始:1.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K。~祖?!珓?chuàng)。周而復~。 2.才,剛才:方~?!颍ú庞X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干。...
正:[zhèng] 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南?!胺?。前后對~。這幅畫掛得不~。 2.位置在中間(跟“側(cè)、偏”相對):~房?!簝?。 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