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達池
- 拼音ā nòu dá ch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梵語Anavatapta的譯音。意譯為無熱惱。池名。唐代稱為無熱惱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阿耨達池
- 阿耨達池: 阿耨達,梵名Anavatapta ,巴利名Anotatta 。相傳為閻浮提四大河之發(fā)源地。又作阿耨大泉、阿那達池、阿那婆答多池、阿那婆踏池。
“阿耨達池”單字解釋
池:1.池塘:游泳~。養(yǎng)魚~。鹽~。 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樂(yuè)~。 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座。 4.護城河:城~。 5.姓。...
耨:1.一種用來鋤草的農(nóng)具。 2.鋤草。...
達:1.通;到。例:四通八~。抵~。 2.對事理認識得透徹:通~事理。 3.達到;實現(xiàn):目的已~。~成協(xié)議。 4.告知;表達:轉(zhuǎn)~。傳~。 5.指得到顯要的地位:顯~。...
阿:[ā] 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大?!珜殹!?。 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婆?!?。~哥。 [ē] 1.迎合;偏袒:~附。~諛。剛直不~?!渌?。 2.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