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文學
- 拼音xián liáng wén xué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武帝時,簡稱賢良或文學。
網(wǎng)絡解釋
- 賢良文學
- 賢良文學是漢代選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與“賢良方正”類同。文帝十五年(前165)“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漢書·晁錯傳》。昭帝始元五年(前 82),“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漢書·昭帝紀》)。賢良與文學又有區(qū)分。文學在當時即經(jīng)學。東漢靈帝時立鴻都門學,以書畫辭賦為文學,已不同于科舉之賢良文學,被視為“材之小者,匡理國政,未有其能”,為士人所不齒。
“賢良文學”單字解釋
學:1.學習:~技術(shù)。勤工儉~。我跟著他~了許多知識。 2.模仿:他~杜鵑叫,~得很像。 3.學問:治~。才疏~淺。博~多能。 4.指學科:數(shù)~。物理~。政治經(jīng)濟~。 5.學校:小~。...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議論~。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職?!潆p全。 6.柔和;不猛烈:~弱?!?..
良:1.好:優(yōu)~。~好。善~?!?。消化不~。 2.善良的人:除暴安~。 3.很:~久。用心~苦。獲益~多。 4.姓。...
賢: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明?!_?!?。 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選~舉能。任人唯~。 3.敬辭,用于平輩或晚輩:~弟。~侄。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