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色

  • 拼音piāo sè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廣東民間一種流動舞臺上的戲劇造型藝術。通常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著緩慢行進,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

網絡解釋

  1. 飄色
    1. 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于一體古老的傳統民俗藝術。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廣東。目前,依然是中國南方地區(qū)的重要藝術形式。飄色藝術起源于是廣東省吳川市,其形式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屬于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
    2. 在不同地區(qū)有飄色、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種名稱。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柜"的小舞臺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現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于,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飄色”單字解釋

:[sè] 1.顏色:紅~。綠~。 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珔杻溶?。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種類:各~貨品。花~齊全。 5.質量:成~。足~。 6.情欲。 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
:1.隨風搖動或飛揚:~動?!珦u。~落。紅旗~~。外面~著雪花。 2.形容腿部發(fā)軟,走路不穩(wěn):兩腿發(fā)~。 3.輕??;不踏實:作風有點兒~。 4.姓。...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