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
- 拼音bò j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dustpan]∶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
- [fan;winnowing pan]∶揚米去糠的器具
- [loop of a fingerprint]∶簸箕形的指紋
外語翻譯
- 英語:wicker or bamboo winnowing basket, dustpan
- 法語:van
國語詞典
- 一種用來揚去谷類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
- 《唐詩紀事.卷六二.鄭嵎》:「大開內(nèi)府恣供給,玉缶金筐銀簸箕。」
- 也稱為「畚箕」、「畚斗」。
- 掃地時盛塵土的工具。
網(wǎng)絡解釋
- 簸箕
- 簸箕是一個詞語,讀音為bò ji,釋義有三種,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以裝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斗”),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
- 斗和簸箕被賦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一斗窮,二斗富,三斗四斗賣豆腐。另外還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賈思勰 《齊民要術》。